7旬婦腳痠麻走不動!竟「血管阻塞」惹禍 醫一招讓她避截肢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患者術前血管攝影可明顯看到血管鈣化堵塞。(圖/北慈提供)

▲患者術前血管攝影可明顯看到血管鈣化堵塞。(圖/北慈提供)

72歲的朱女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接受腹膜及血液透析數十年,半年前因雙腳有痠麻感、無法走太多路,至醫院檢查。經超音波、分段式血壓測量及下肢動脈電腦斷層血管造影檢查,確診為血管阻塞性間歇性跛行,在藥物治療3個月、反應並不顯著情況下,醫師執行首例「外周血管內衝擊波鈣化病灶處理(IVL)」,利用「血管內震波導管」讓血管內鈣化組織裂解後,再以切割氣球進一步擴張管腔,最後輔以塗藥氣球減少未來血管再狹窄的機會。術後朱女士明顯感覺症狀緩解,隔日已可落地行動,她也是台北慈濟醫院第2000隻治療成功免於截肢的病足。

北慈心臟血管科主任黃玄禮表示,周邊血管(外周血管)病變是動脈粥狀硬化造成血管狹窄堵塞,進而導致肢體血流不足的疾病,疾病分級按臨床表現分為無症狀、間歇性跛行、持續疼痛以及皮膚潰瘍壞死四個等級,第二期開始病人可能會有痠麻不適,且日常步行因肢體缺血而感到疼痛,可能需要多次休息才能持續行走,但若是病情進展至危急性肢體缺血,則可能傷口感染,癒合不良或肢體壞疽等嚴重併發症。

黃玄禮指出,「年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肥胖,洗腎病患等」都是周邊血管病變的危險因子,根據統計,糖尿病患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約有3至4成同時存在周邊動脈血管疾病。過去糖尿病患者若出現下肢血管病變,若無法進行繞道手術,多半採取高位截肢,不僅手術風險大,病人身心狀況也會受到巨大影響,因此現今多以藥物治療及導管介入治療為主要方式。

在介入治療方面,他說多半使用氣球導管以及血管支架進行微創介入性治療或血管重建手術,如果病灶鈣化嚴重,則必需使用動脈硬化斑塊切割器或鑽石旋磨刀做病灶先行處理,否則病灶過硬會讓氣球及支架展開不完全,致使下肢血液灌流不足而有再次堵塞的風險,或是使用高壓氣球擴張而導致血管管壁剝離、遠端栓塞,或血管破裂等併發症。在台灣,血管內震波導管過去僅用於冠狀動脈血管鈣化介入治療,本次考量個案狀況及上述介入治療的風險,首次應用於周邊血管治療。

黃玄禮指出,以朱女士為例,先透過血管內震波導管打開鈣化血管管壁,輔以巧克力球囊將血管均勻撐開,最後使用紫杉醇塗藥氣球減少未來血管再狹窄的機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