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8.2%成因爲聽損!專家:應納聽力定期篩檢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吳振吉醫師表示,老化疾病患病率聽損居第四高,如發現聽損問題,就要及早介入治療。(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吳振吉醫師表示,老化疾病患病率聽損居第四高,如發現聽損問題,就要及早介入治療。(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每3秒增一失智患者,8.2%成因是聽損。台灣聽力語言學會、中華民國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表「台灣失智症預防白皮書」,呼籲政府應重視聽力損失與失智症間的關聯,將定期聽力篩檢納入失智症防治策略,並積極推廣助聽器的使用,以有效降低失智症發生率,減輕未來的醫療及社會負擔。

為提高疾病防護意識,國際失智症協會(ADI)將每年9月21日訂為國際失智症日。且自2017起至2025年推動的WHO全球失智症行動計劃,以失智症意識、風險減少、診斷、治療和護理、對照護者的支持、失智症和相關研究的資訊系統及創新為目標。

更多新聞:捲「黃子佼風波」後張小燕罕見公開出席「這活動」燦笑、手舞足蹈模樣曝

據悉,去年我國聽覺障礙者突破13萬人,其中65歲以上占比逾7成,隨著高齡社會來臨,聽力保健成為重要課題。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蔡孟儒表示,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影響失智成因中聽力損失佔其中8.2%,排名第一。台灣目前有35萬名失智症患者,相關支出近1855億元,佔總醫療支出的8.9%,聽損與失智症密切相關,納入防治策略刻不容緩。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張慈映副所長表示,目前全球已有50個國家已制定失智症應對政策,從預防、風險降低和及時診斷之行動領域和原則,積極降低失智症風險,以首要風險因素「聽力損失」管理為例,美國2022年FDA即針對OTC助聽器設立新的監管架構,促使助聽器更容易取得,2023年美國CDC亦將失智症風險因素教育卡片新增聽力受損項目,鼓勵聽損民眾配戴助聽器降低失智風險。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聽力師公會全聯會與科林助聽器等發表「台灣失智症預防白皮書」,呼籲政府應重視聽力損失與失智症間的關聯。(圖/台灣聽力語言學會提供)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聽力師公會全聯會與科林助聽器等發表「台灣失智症預防白皮書」,呼籲政府應重視聽力損失與失智症間的關聯。(圖/台灣聽力語言學會提供)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吳振吉建議,老化疾病患病率聽損居第四高,僅次於關節炎、高血壓與心臟疾病。年滿40歲就可定期聽力檢查,如發現聽損問題,就要及早介入治療,減緩認知功能退化,目前助聽器仍然是高齡聽損的主要選擇,對於重度聽損患者,人工耳蝸則是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