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一直掉!醫列日常「4習慣」害變禿頭 熬夜也上榜
  • A-
  • A
  • A+

生活中心/張尚辰報導

「掉髮」是許多人都有的困擾之一。(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掉髮」是許多人都有的困擾之一。(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掉髮」是許多人都有的困擾之一。皮膚科專科醫師柯博桓指出,除了生長週期、遺傳以及免疫系統的原因以外,日常的生活習慣也和落髮問題息息相關。對此,他列出4項容易掉頭髮的不良生活習慣,請民眾多加注意,慎防禿頭危機!

柯博桓醫師在臉書粉專「髮柯醫師 皮膚科 柯博桓醫師|台中台北植髮專業 雄性禿 生髮推薦」中發文,點出生活中容易加速落髮的4個日常習慣,如下:

1.飲食不均衡

營養攝取不足,特別是缺乏蛋白質、鐵質、鋅和維生素等,會直接影響毛囊的健康,導致頭髮脆弱易斷。此外,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也會刺激皮脂分泌過多,阻塞毛囊,影響髮量。建議保持均衡飲食,多吃蔬果、全穀類和優質蛋白質,才能幫助頭髮健康生長。

2.沒有控制好的「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會使頭皮暴露在發炎狀態中,損傷毛囊結構,導致髮質脆弱甚至放大雄性禿的掉髮。建議控制脂漏性皮膚炎,並使用適合的洗髮精與藥品,給予頭皮和頭髮適當的修復和保養。

3.經常抽菸飲酒

菸草中的尼古丁會影響頭皮的血液循環,減少毛囊所需的氧氣和養分;而酒精則可能造成體內營養代謝失衡,加重毛囊的損傷,進一步引發掉髮。戒菸限酒不僅對髮量有益,對整體健康也是一大幫助。

4.熬夜沒睡好

睡眠不足或長期熬夜,會干擾體內荷爾蒙分泌,降低生長激素的分泌量,進而影響毛囊的修復與新髮生長。建議每天保持7至8小時的高品質睡眠,幫助頭皮和毛囊進行夜間修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