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張家寧報導
▲醫師提醒,若私密處出現發癢千萬別大意。(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要是身體出現異狀千萬別輕忽,應立即就醫找出原因,而不是自行買藥擦,一不小心恐釀成嚴重後果。有醫師就透露,過去曾有一名婦人私密處很癢,便自行買藥擦,一拖就是半年,直到媳婦發現不對勁,就醫檢查才得知竟是癌症。
婦產科醫師楊維真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過去曾有一名年約60歲左右的婦人,因發現私密處出現發癢、紅腫情況「以為是痘痘」,不料患部卻越來越大片,且外陰部還合併潰瘍裂開的感覺,便自行擦乳液、家用乳膏、抗黴菌乳膏等,但始終沒有效果。
楊維真透露,婦人私密處的問題一拖就是半年,直到過年媳婦回家發現不對勁,便帶著婆婆就醫,沒想到竟檢查出罕見的外陰癌症,但由於時間拖太久,因此淋巴已經轉移,「所以等於外陰部整個地方,有疾病的地方整個都會切掉,等於外陰部都沒有了。」
針對該名婦人若提早去治療是否不至於這麼嚴重?對此,楊維真表示,婦人若第一期或第二期「至少淋巴不會轉移」。根據國際婦產科聯合會(FIGO)的規定,於子宮頸口外的陰道病變應視為子宮頸癌;涉及外陰部的腫瘤應視為外陰癌。臨床症狀包括陰道水樣分泌物、陰道出血、陰道有隆起異物感、性交困難、腫瘤壓迫以及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