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無毒教母譚敦慈建議,平時外出自備保溫杯,少用市售的瓶裝水,而家中煮沸過的自來水,就是最好的飲用水。(圖/PIXABAY)
生活中充滿塑膠製品,長期使用恐有害健康,不可不慎。塑膠產品可能產生塑膠微粒,例如塑膠袋、塑膠杯或寶特瓶等,無毒教母譚敦慈建議,平時少用瓶裝水,家中煮沸過的自來水,就是最好的飲用水,平時晚上盛裝1壺水後煮沸,比較不會喝進有毒物質。
譚敦慈在健康節目提到,家裡煮沸過的自來水,就是最好的飲用水,不過如何取水大有學問,建議晚上取水並裝進壺中,因為晚上睡覺時,水管流動比較少,有毒物質容易釋出,而白天民眾都在用水,管內水停留的時間較短,比較不會產生有毒物質。
譚敦慈分享自身取水方式,晚上下班後到家,用水壺裝所需的用水量,等到隔天早上煮沸,再裝到保溫瓶,另外,她比較不會用電熱水瓶,原因是太耗電,還有別喝瓶裝水,美國營利組織研究發現,喝1年瓶裝水會攝入約20萬顆左右的塑膠微粒,而喝家中的水則是4000多顆塑膠微粒,建議平時自備保溫杯最好。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也曾提醒,塑膠微粒會在腸道中,被腸道的黏膜吸收,塑膠微粒會隨著癌細胞增生和轉移到其他器官,塑膠微粒就算不是造成大腸癌的元凶,應該也是幫兇,此外,近幾年研究發現,在大腸癌細胞裡面可以找到塑膠微粒數目,是正常大腸組織的3.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