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張尚辰報導
▲水煮蛋料理起來方便,吃起來又富含許多營養。(圖/翻攝自Pixabay)
不少人吃早餐都會搭配一顆水煮蛋,方便、快速還很營養。就有人好奇,水煮蛋煮太久,蛋黃呈現灰綠色的,到底有沒有毒?對此,兒科醫師傑登表示,蛋黃變成灰綠色是正常的化學變化,並不會產生毒性,他也建議盡量不要給小孩吃「不全熟的蛋」,不僅營養吸收較差,附著在外的沙門氏菌可能還會引起嚴重腸胃炎。
傑登醫師昨(4)日在臉書發文分享,一名母親向他表示,婆婆稱水煮蛋的蛋黃煮到外層變灰綠色「有毒不能吃」,但是如果不煮熟,蛋黃成稠狀,也不敢拿給1歲多的孩子食用,於是想請問到底該怎麼做比較合適。
對此,傑登醫師解釋,「蛋黃變灰綠色其實是因為『蛋白中的硫』在加熱時釋放出硫化氫(H₂S),再與蛋黃中的鐵(Fe)作用,形成硫化亞鐵(FeS)」,是屬於單純的化學變化,並不會產生毒性,可以安心食用。
▲傑登醫師說,水煮蛋蛋黃呈現灰綠色,是正常的化學反應,不需要擔心。(圖/翻攝自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臉書)
反而是「不全熟的蛋」才需要多加注意,傑登醫師說,半熟蛋雖然口感順滑,但是對於小朋友來說營養吸收較差,再加上雞蛋常有沙門氏菌附著,可能會引起嚴重腸胃炎,所以比較不適合小孩食用。
傑登醫師還另外整理出各種熟度雞蛋的比較,如下:
1.生蛋
吸收率約50%,高帶菌風險,不建議食用,尤其是嬰幼兒等免疫低下者。
2.溫泉蛋
吸收率約70%,仍有帶菌風險,成人可偶爾吃,幼兒不建議。
3.溏心蛋
吸收率約80%,仍有帶菌風險,成人偶爾吃,幼兒不建議。
4.全熟蛋
吸收率約90%以上,食用安全,所有人都可吃。
最後,傑登醫師強調,吃蛋還是盡量吃全熟的比較好,不僅吸收率高吃得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