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冰品怎麼選?食藥署曝「4原則」安心吃不踩雷
  • A-
  • A
  • A+

生活中心/張尚辰報導

食藥署提醒,在購買冰品時應注意包裝是否完整。(示意圖/資料照)

▲食藥署提醒,在購買冰品時應注意包裝是否完整。(示意圖/資料照)

天氣越來越熱,許多人夏天都會吃冰消暑。食藥署提醒,冰品、冰棒、冰塊等相關配料若是保存不當,很容易造成微生物孳生,食用後可能引起腹瀉、嘔吐等情況。對此,食藥署列出購買冰品時應注意的「4點原則」,「才能讓您安心呷冰過一夏!」

食藥署指出,冰品、冰棒、冰塊及相關配料若保存不當,很容易造成微生物孳生,食用後可能引起腹瀉、嘔吐等情況。尤其當冷凍或冷藏保存控管不當、儲存時間過長、儲存的容器及環境衛生不佳或是水質受污染、製作人員衛生習慣不良、製作器具不整潔等,都可能造成飲食危機。

食藥署表示,近年來,衛生機關積極查核冰品相關販賣業者的作業衛生,例如,現場製作人員衛生措施、製造場所的環境衛生及冰品保存方式等。

食藥署列出「吃冰4原則」,讓民眾能安心度過夏天。(圖/翻攝自食藥署官網)

▲食藥署列出「吃冰4原則」,讓民眾能安心度過夏天。(圖/翻攝自食藥署官網)

為了讓民眾在夏天能夠安心食用冰品,食藥署也列出購買冰品時應注意的「4點原則」,如下:

1.先至食品食品藥物業者登錄平台查詢,確認店家有沒有完成食品業者登錄。

2.注意現場工作人員與環境,確認製備過程、作業環境、器具及盛裝容器是否保持清潔。

3.民眾購買冰棒、霜淇淋等冰品時,應檢查包裝及標示內容是否完整。

4.選購後的冰品要儘速食用完畢或放入冰箱保存,才可以防止細菌孳生。

最後,食藥署也提醒民眾,夏天在消熱解暑的同時,也要避免過度油膩的食物,食用清淡飲食能減輕身體負擔,此外,補充足夠的水分也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