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醫師指出,花粉症在春、夏、秋季特別明顯,尤以過敏體質、遺傳等四類型人為高風險群。(示意圖/工務局提供)
現正值春夏季交替之際,百花齊放、氣候漸漸轉熱,但對過敏體質者來說,卻可能是「受難季」。醫師指出,花粉症為人體免疫系統對空氣中花粉過度反應而產生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紅腫等症狀,在春、夏、秋季特別明顯,尤以過敏體質、遺傳等四類型人為高風險群,影響生活品質甚鉅。
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表示,花粉症又稱「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因吸入花粉而引起的過敏反應,特別是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等植物花粉大量釋放的季節。症狀嚴重者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的品質。
他說,花粉症並非真正的「疾病」,而是人體免疫系統對花粉的過度反應。當花粉進入過敏體質者的呼吸道,免疫系統會誤將其視為有害物質,釋放出組織胺等發炎物質,引發一系列過敏症狀。常見症狀包括鼻部:鼻塞、鼻癢、流鼻水、打噴嚏。眼部:眼睛發紅、發癢、流淚、灼熱感。呼吸道:喉嚨癢、咳嗽、胸悶、呼吸困難。以及頭痛、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品質差等其他症狀。
王文弘指出,以下四類型為花粉症的高風險群。
● 過敏體質者:本身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性疾病的人,更容易對花粉過敏。
● 家族遺傳:父母若有過敏病史,子女罹患花粉症的機率較高。
● 環境因素:居住在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地區的人,因長期暴露於過敏原和污染物中,更容易誘發過敏反應。
● 年齡:花粉症好發於兒童和青少年,但任何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病。
花粉症如何診斷?王文弘建議盡早就醫,由專業的耳鼻喉科或過敏免疫科醫師進行診斷。常見的診斷方式包括詳細問診,鼻腔、眼睛等部位是否有發炎反應的理學檢查,也可透過皮膚點刺試驗或抽血檢驗,找出引發過敏的特定花粉種類。
如何治療與預防?王文弘說,目前花粉症尚無根治方法,但可透過避免接觸過敏原、藥物控制外,應規律作息並適度運動、保持心情愉悅等保健方式,有助於緩解壓力,改善症狀。若患者症狀加劇,請務必諮詢專業醫師,尋求最適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