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陳佳鈴報導
▲新冠疫情連五周升溫,就醫年齡層下降,醫示警,將危險高風險三族群。(示意圖/資料照)
國內新冠疫情連5周升溫,上周就診人數近萬人。新冠疫情處上升階段,預估6月將至高峰。資料顯示,其中5歲至19歲兒少是增加最多的族群。感染科權威、台大醫師黃立民指出,年輕個案多是輕症,但因為容易互相接觸、傳播力強,將影響到其他高風險族群如長者、有共病、免疫低下者。
根據疾管署統計,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9978人次,較前一周增加66%,另上周新增34例新冠重症,6例死亡,重症個案中有一例11個月大男嬰。羅一鈞日前分析,今年新冠疫情上升相對早,不過就診人數相對較低,推估疫情應於6月進入高峰,但是否會出現高原期、高峰會有多高,都還需要觀察。
從疾管署數據細究,就診個案年齡層當中以5~9歲、10~19歲的兒童、青少年增加最為明顯,皆翻倍成長。根據《ETTODAY》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因為以前年輕人細胞沒有ACE2的受體,病毒不容易附著,但現在病毒親和力增加,年紀輕就容易感染,所以整體年齡有往下探的趨勢。
另外,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受訪表示,兒少族群的傳播能力強,因為社交活動頻繁、群聚機會多,特別是校內接觸等,不過他們染病後症狀多屬輕微,真正的高風險還是年長者、有共病或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成為重症。
針對疫情,黃立民直言「這波比較複雜。」主要是因為過去多是一支主流病毒株在世界各國傳播,疫情走向約是流行2~3個月之後下降,但是現在主流病毒株變多,全世界同時大概有3支比較強勢的病毒株,恐怕會把過去流行規律給打破,影響所及就是一波疫情會拖更久。
黃立民強調,目前最佳的預防措施仍然是接種新冠疫苗,另一大重點則是有症狀儘早就醫。此外,疾管署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昨日公布最新新冠疫苗選株會議結論,認為目前的新冠JN.1疫苗仍具足夠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