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奪3命!三峽78歲翁失控暴衝 醫揭高齡駕駛「最危險路段」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高齡駕駛容易出現視力退化、反應變慢等潛在問題,大幅提升發生車禍的機率。(圖/三立新聞台)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高齡駕駛容易出現視力退化、反應變慢等潛在問題,大幅提升發生車禍的機率。(圖/三立新聞台)

新北市三峽區昨(19)日發生嚴重死亡車禍,一名78歲余姓駕駛開車暴衝,衝撞多名學童與路人,高齡駕駛問題受到關注。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老年人容易出現視力退化、反應變慢、聽力下降等狀況,提高車禍發生機率,尤其在複雜交通情境中,例如交叉路口,風險明顯升高。

黃軒在臉書粉專分享「高齡駕駛的6大潛在危險」,首先是「視力退化」,對光線與黑暗的適應力減弱,容易忽略行人、車道標誌或車速變化;其次是「反應變慢」,緊急情況下煞車、轉向或閃避的反應時間較長;再者「聽力下降」,難以察覺警車、救護車、喇叭聲等重要提示音。

接著是「認知功能衰退」,包括判斷力、注意力、方向感、記憶力減退,容易搞錯路口、逆向行駛或無意間闖紅燈;還有「藥物影響」,老年人常服用多種慢性病藥物,如安眠藥、降壓藥、抗憂鬱藥,可能引發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最後是「身體靈活性下降」,難以快速轉頭查看盲點,或操作方向盤與踏板。

黃軒指出,根據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分析顯示,75歲以上老年人發生車禍的機率最高,尤其是在複雜交通情境下,例如交叉路口,風險明顯升高。建議高齡駕駛若要開車上路,應定期體檢,檢查視力、聽力與反應能力,並選擇安全時段開車(如避免夜間、尖峰時段),也應由家人與醫師協助判斷是否適合繼續駕駛,或改採替代交通方式,如接送服務、共乘、社區巴士等。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QPBHbPmFLg&t=2463s
▼譚敦慈曝「喝對豆漿」+海帶:能防癌又補鈣/碘!點名「1癌王」:20年"死亡率狂增"罹癌年齡還下降!(影片來源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