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天氣炎熱,許多人為避免汗臭味,會使用止汗劑、體香劑。(示意圖/Pixabay)
許多人為避免汗臭味,會使用止汗劑、體香劑。對此,醫師劉博仁表示,止汗劑成分中多半含有鋁鹽,可在汗腺出口形成微小的「凝膠塞」,暫時阻止汗水排出。體香劑不會抑制汗水,而是透過添加抗菌劑(如三氯沙Triclosan)與香料,減少因汗水與細菌結合而成的體味。他表示,目前雖無研究證實這2種產品會導致乳癌,但潛在風險不應忽視,民眾應「知情選擇使用」。若擔心自己飄散異味時,可從衣物、飲食與洗澡習慣進行改善。
營養醫學功能專家、醫師劉博仁在其臉書表示,近來他在門診中遇到2名乳癌患者,詢問止汗劑及體香劑會否與乳癌相關。
他表示,止汗劑的功能是減少汗液分泌,成分中多半含有鋁鹽(如氯化鋁、鋁鋯鹽等),藉由在汗腺出口形成微小的「凝膠塞」,暫時阻止汗水排出。體香劑(Deodorant)則不會抑制汗水,而是透過添加抗菌劑(如酒精、氧化鋅、三氯沙Triclosan)與香料,減少因汗水與細菌結合產生的體味。
至於止汗劑與乳癌是否有關,劉博仁表示,今年發表於國際期刊《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的一篇綜述性醫學論文,回顧了「含鋁止汗劑與乳癌」的關聯性。研究指出,鋁鹽可在刮毛或皮膚破損下被皮膚微量吸收,鋁可能對乳腺細胞造成氧化壓力、DNA損傷,干擾細胞穩定性;鋁也具有類雌激素作用,可能影響乳腺荷爾蒙路徑。
「目前流行病學研究的結果仍不一致,無法確認止汗劑與乳癌的因果關係。」他表示,研究尚未證實含鋁止汗劑會導致乳癌,但潛在風險不應忽視,建議民眾謹慎使用。
至於體香劑會否致癌,他表示,體香劑不含鋁鹽,但成分中常見Triclosan(抗菌劑)、人工香料、酒精。其中,Triclosan曾被認為是內分泌干擾物,目前已被美國FDA禁止使用於洗手乳中,但仍可能出現在部分體香產品中。
對於民眾可否使用止汗劑、體香劑,他提供下列建議:
1. 不需恐慌,但應該知情選擇,可視個人情況減量或選擇無鋁產品。
2. 避免在皮膚破損時使用止汗劑,以減少鋁吸收風險。
3. 選購「無鋁、無 Triclosan、無人工香料」的體香產品。
4. 身體自然出汗是健康的生理反應。有異味問題時,也可從衣物、飲食與洗澡習慣改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