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營養師薛曉晶提到,多吃酪梨、鮭魚、菠菜、香蕉與鷹嘴豆,有助於降低血壓。(圖/PIXABAY)
現代人飲食偏重口味,加上外食比例高,容易導致高血壓問題。營養師薛曉晶指出,即使有人已經採取少鹽飲食,血壓仍居高不下,問題可能出在「沒有吃對食物」。近年研究發現,「高鉀、高鎂、低鈉飲食」能有效降低高血壓風險,建議可從酪梨、鮭魚、菠菜、香蕉與鷹嘴豆等食材中攝取相關營養素。
薛曉晶在臉書粉專指出,《Nutri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於2021年的研究顯示,高鉀、高鎂、低鈉飲食對降低高血壓風險具有顯著效果,尤其是女性族群,高鉀飲食有助於高血壓風險下降達70%。這類營養素不只調節電解質,還能放鬆血管、改善血流。
另外,《Heart and Mind》在2022年研究指出,高鈉、低鉀飲食會傷害血管與腎臟,反之,低鈉、高鉀飲食則能改善血壓與心血管健康。而根據《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2023年的隨機試驗顯示,低鈉飲食能使收縮壓下降約8.1mmHg,血鉀值也顯著提升。
若想降血壓可攝取「 酪梨」,富含鉀與鎂,有助擴張血管、平衡鈉鉀比例;「鮭魚」含有Omega-3脂肪酸,能抗發炎、放鬆血管,改善血壓與心血管功能;「菠菜」高鉀、低鈉、富含葉酸,幫助血管修復與抗氧化;「香蕉」是天然高鉀水果,有助加速排鈉、減少水腫與血壓負擔;最後是「鷹嘴豆」,含蛋白質與可溶性纖維,有助控制血壓與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