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唐家興報導
▲「禽肉攝取過量」也可能增加癌症死亡率?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圖/翻攝自pixabay)
在健康意識抬頭的趨勢下,「雞肉健康」、「白肉比紅肉好」這類關鍵字時常出現在網路搜尋中。不少民眾為了遠離紅肉帶來的大腸癌疑慮,紛紛將蛋白質來源轉向雞肉等白肉。然而急診醫學科醫師張適恆卻分享了一項來自義大利的研究指出:若每週攝取禽肉超過300克,腸胃道癌症死亡風險可能明顯上升,尤其男性比女性更高風險。
攝取過量禽肉,腸胃道癌症風險增加?
張適恆醫師在其YouTube頻道中解析這項由義大利「國家胃腸病學研究所」發表的報告。研究指出,雖然不少人為了健康轉而避開牛豬等紅肉,改吃雞肉、鴨肉等禽類白肉,但過量攝取禽肉,與腸胃道癌症死亡率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這也讓「白肉一定比紅肉健康」的觀念出現了新變數。
▲(圖/翻攝自張適恆醫師YouTube頻道)
烹調方式更關鍵!油炸燒烤恐釋出致癌物
這項研究的另一大重點在於:食物的「烹調方式」對健康的影響甚至可能高於食材本身!高溫油炸、燒烤等料理手法,容易產生多種致癌物質,加上飼養禽類時若使用過量抗生素或飼料添加物,也可能對人體造成潛在風險。
不過張醫師也提醒,這類研究屬於「觀察性研究」,雖然呈現了高度相關性,但並不代表直接的因果關係,不能簡化成「吃雞肉會致癌」的結論。
什麼是禽肉?不是只有雞肉而已!
許多人將「禽肉」簡化等同於雞肉,但其實所有兩隻腳、帶翅膀的鳥類,如雞、鴨、鵝、火雞等,都屬於禽肉範疇。這些禽類因肌紅素含量不同,才會有白肉與紅肉之分,而肌紅素轉化過程與細胞癌變有所關聯,進一步引起科學界關注。
醫師建議:均衡攝取,避免高溫烹調
張適恆醫師呼籲,無論紅肉或白肉,最重要的原則還是「均衡飲食」與「正確烹調」。建議民眾可交替攝取紅肉、白肉與魚類,並以蒸、煮、燉等方式烹調,盡量避免高溫油炸與燒烤。這樣不僅能降低致癌風險,也能讓餐桌上的營養更豐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