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編輯吳宜亭/台北報導
▲很多民眾喜歡跑步運動,但專家認為「日式步行法」更適合各個年齡層。(示意圖/Pixabay)
日式步行法原理、方式與效果一次看
日式步行法 (japanese walking) 為「間歇式健走」,亦可稱之為「間歇步行訓練」 (interval walking training,IWT)。背後原理很簡單,即是以不同強度,快步及慢步交替進行。不管是在強度上又或者是受傷風險都相對於持續快跑而言,更適用於各年齡層。
日式步行法總時長為三十分鐘,高強度快走三分鐘,慢步行走三分鐘,重複五次,每週進行四次。若上班族無法如期每週四次,不妨在通勤時間進行日式步行法,不僅可降低膽固醇與血壓,更讓人達到燃脂與提升肌力。
為什麼「日行萬步」不健康?
醫生黃軒表示,雖然適量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步伐頻率每分鐘小於六十步,也就是低強度的步行,更是導致膝關節反覆受損的原因,反之,頻率維持每分鐘大於或等於六十步,也就是高強度的慢跑或快走,才可以明顯降低膝關節受損風險。
因此並非走得多身體就健康,還必須要「走得對」!比起一天花費好幾個小時達成萬步目標,不妨進行「日式步行法」,每天僅需三十分鐘,就能增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