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毒蛇傷人高峰來了!疾管署公布保命守則:別冰敷
  • A-
  • A
  • A+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台灣常見毒蛇種類。(圖/疾管署提供)

▲台灣常見毒蛇種類。(圖/疾管署提供)

夏天注意毒蛇!疾管署今(29)日表示,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多溼,適合蛇類繁殖,加以近年戶外活動風行,人遭蛇咬傷事件時有所聞。疾管署為目前國內為我國唯一產製且持有抗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藥證者,供應全國人民所需產品。疾管署提醒,民眾如不慎被毒蛇咬傷,請保持鎮定,牢記「五要五不」原則。

疾管署指出,統計顯示,2017至2021年間台灣每年約有979人因蛇咬傷使用抗蛇毒血清,以僅使用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811人(佔82.9%)最多,其次為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110人(佔11.3%)。主要使用者為45歲以上男性,咬傷高峰期為5至10月,其中8月份用量最高,平均使用人數為112人,約佔全年使用人數的11.4%,其次為10月(11.1%)、11月(10.5%)。

南部、東部地區主要使用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中部地區則以抗飯匙倩及雨傘節蛇毒血清為主,東部地區每十萬人口使用率最高。因抗蛇毒血清的種類完整與充足的供給,使台灣因毒蛇咬傷的死亡率降至 0.18%,且無因血清過敏反應導致死亡,顯示血清穩定有效。

疾管署提醒,多數蛇類生性膽小,鮮少主動攻擊體型比牠們大的人類,民眾前往山區、郊外活動時,如遭遇野生蛇類,請避免主動接近或碰觸,也勿讓家中寵物玩弄攻擊蛇類;民眾如不慎被毒蛇咬傷,請保持鎮定,牢記「五要五不」原則:

•五要:視為毒蛇咬傷處理、記住毒蛇外觀特徵、脫掉飾品避免腫脹、包紮傷口上緣減緩毒液擴散、保持冷靜並儘速就醫。

•五不:不割開傷口、不用嘴吸出毒液、不冰敷、不飲酒或刺激性飲料、不延誤就醫。

疾管署呼籲民眾牢記「五要五不」原則。(圖/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呼籲民眾牢記「五要五不」原則。(圖/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表示,作為國內抗蛇毒血清唯一供應來源,將持續穩定供應國人高品質的抗蛇毒血清,並監測使用數據確保血清儲備及調度得宜,避免醫療資源浪費。目前國內有195家醫療院所儲備抗蛇毒血清,疾管署亦儲備4種血清共6千劑,可穩定供應至少一年半以上。抗蛇毒血清為醫師處方用藥,民眾可透過「抗蛇毒血清儲備點查詢」查詢鄰近醫療院所儲備情形,切勿購買來路不明藥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