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腰別戴太久!醫示警:長期依賴讓肌力變差 這些情況快就醫
  • A-
  • A
  • A+

圖、文/CTWANT

 

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威廷示範護腰穿戴方式。(圖/林則澄攝)

現代民眾因久坐、姿勢不良,加上頻繁彎腰搬重物,容易導致下背部痠痛,選擇配戴護腰減輕負擔。但醫師指出,民眾若長期穿戴護腰,連睡覺時都未脫掉,可能導致肌肉功能下降,變得愈來愈依賴護具,因此應以短期使用為主,除非是無法手術的長者及長時間工作的勞務者,才須依醫師指示長期配戴。

食藥署今天召開「護腰撐腰不靠腰,專家教你腰有保庇」記者會,副署長王德原說,護腰屬第一等級醫療器材(低風險性),只要正確選購與適當使用護腰,確實能在短期內幫助穩定腰部、緩解疼痛,特別是在急性腰痛發作、術後恢復期,或長時間搬提重物時,護腰就像是腰部的靠山。

食藥署今天召開「護腰撐腰不靠腰,專家教你腰有保庇」記者會。(圖/林則澄攝)

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科長林修德表示,民眾使用護腰前,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產品,並詳閱原廠使用說明書,遵照指示正確使用,而購買及使用護腰時,可以參考以下小撇步,挑選時以鬆緊度不影響呼吸且感覺舒適為原則;護腰能對腰椎及腰部軟組織提供支撐和保護,但並非萬靈丹,建議在疼痛加劇或從事可能引起疼痛的動作時才使用,除非依醫師指示,否則不建議長期穿戴,休息時應取下護腰,並搭配規律運動,訓練腰部肌肉,增強腰椎周圍肌肉的穩定性,以免腰部肌肉萎縮。

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威廷表示,護腰分為軟式及硬式,其中軟式腰帶不覆蓋骨盆,使用時機有下背痛、肌肉拉傷、輕度退化;硬式腰背支架部分含骨盆,使用時機有椎間盤突出、術後恢復、椎體滑脫;胸腰椎支架常跨過腰椎與骨盆,使用時機壓迫性骨折、脊椎融合術後、脊椎側彎。

護腰分為軟式(左)與硬式(右)。(圖/林則澄攝)

民眾不應一有不適症狀就馬上穿戴護腰!林威廷表示,脊椎的健康關乎主動系統肌肉、被動系統骨骼、控制系統神經,護腰主要是幫助維持骨骼的穩定性,但長期佩戴護腰,可能導致核心肌群功能下降,應以短期使用為主,減少依賴感,除非過度依賴護腰且無法手術的長者,若護具能幫助提升生活品質,就能考慮長期使用,或為長時間勞務工作者因工作繁重,工作時宜配戴護腰避免受傷,就寢前再脫下即可。

林威廷示範護腰穿戴方式。(圖/林則澄攝)

至於民眾平時的腰部保健,林威廷說,民眾搬重物時髖關節肌肉也要有一定參與度,減少彎腰、扭腰等動作,工作時不要維持固定姿勢太久,可每20至30分鐘起身活動筋骨,休息時的工具以板凳為佳,少用一些標榜符合人體工學的座椅,也可適當進行核心穩定訓練,包括死蟲式、鳥狗式,伸展時避免腰部過度晃動,或深蹲與硬舉,並依國健署指示,每周約1小時2次1到3組,且每組8到12下的阻力訓練,聚焦於全身的大關節肌肉,若為中老年人,可額外做單腳站立、踮腳尖等平衡訓練,而除了核心肌群以外的重訓,建議運動時佩戴護腰,並有專業人士在旁指導。

林威廷建議民眾配戴護腰之餘,也可每周進行阻力訓練,幫助腰部健康。(圖/林則澄攝)

此外,林威廷提醒,民眾若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發燒、下肢無力、體重下降、大小便失禁,或嚴重疼痛,也就是視覺類比量表(VAS)超過7分痛時,應立即就醫。

王德原提醒,民眾在選購護腰等醫療器材時,應避免購買來源不明或標示不清的產品,以免使用效果不佳甚至造成傷害。選購合適的護腰時,可以參考「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的口訣,包括認識什麼是醫療器材;其次,購買時要看清楚包裝上登載的醫材許可證字號或登錄字號;最後,在使用前應詳閱產品使用說明書,才能正確使用。

林修德也說,民眾如需查詢醫療器材許可證產品相關資料,可至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的許可證資料庫⭢醫療器材⭢資訊查詢⭢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西藥、醫療器材、化粧品許可證相關查詢,若有發現醫療器材不良品或使用醫療器材引起的不良反應,請至藥品醫療器材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或撥打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通報。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