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藝人沈玉琳罹患血癌,正積極接受治療中。(圖/資料照)
藝人沈玉琳6日證實罹患血癌,目前正積極接受治療中。一名29歲的男性血癌患者分享,自己因為腹瀉嚴重、發燒掛急診,做了骨髓穿刺切片檢查,確定罹患血癌。後續共做了3次化療並進行骨髓移植,成功戰勝病魔。他強調,保持樂觀的態度相當重要,也很感謝親友們不斷鼓勵他。
29歲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在節目《黃瑽寧愛+好醫生》表示,今年1月他出現腹瀉情形,當時只覺得吃壞東西,沒想到後來吃東西時想吐,加上有發燒症狀,因此掛急診,醫師認為可能是血癌前兆,立刻安排骨髓穿刺切片檢查。
該患者表示,經檢查確定是血癌,同時發現基因異常,最後進行3次化療及骨髓移植,幸運的是他與二姐配對相當成功,如今已完成骨髓移植一個月,持續服用抗排斥藥物,並且每週回診追蹤。他強調,自己天生就屬於較樂觀的人,在得知自己罹癌後始終保持樂觀態度,「保持好心情真的非常重要」,他也感謝身邊親友給他很大的鼓勵。
血液腫瘤科醫師吳鴻誠說明,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一種救命手段,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基因配對有1/4的機率是一模一樣,移植後排斥就會相對少很多。至於排斥最常見的狀況包括拉肚子,甚至可能拉到脫水、沒命;或是皮膚嚴重發炎、落髮;此外,排斥的細胞可能會去攻擊肝臟的細胞,造成急性肝炎,為了改善排斥,醫師通常都會開立抗排斥藥物給患者。
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蔡承宏指出,血癌患者治療取決於基因型與染色體變化決定風險分級,低風險者預後較佳,存活率可達70%;中等風險者若有合適的捐贈者,可考慮進行骨髓移植;高風險者建議及早進行骨髓移植,爭取存活機會。
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盧孟佑則說,血癌起初症狀不具特異性很容易被誤判,如出現貧血、發燒不退、身體出現莫名瘀青與牙齦出血、骨頭疼痛等症狀,應進一步就醫檢查,醫師可從抽血透過血液檢查來檢視白血球、血紅素及血小板等數值;或透過骨髓抽吸及切片檢查來鑑別診斷。治療則多以化療為主,並定期追蹤血液檢查確定疾病是否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