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營養師薛曉晶表示,一名55歲工程師有20年糖尿病史,他原採168間歇斷食法,但在某次運動中突然低血糖,險釀憾事。後來他改採較輕鬆的「1212斷食法」,不僅讓胰臟獲得休息,還避免空腹過久引發的低血糖風險,並在運動前補充牛奶與麥片。3個月後,他體重少了23公斤,血糖也只需一顆藥物就能穩定控制。
薛曉晶在其臉書表示,間歇性斷食雖有助血糖控制,但對於血糖已過高的病友,若無專業指導,貿然嘗試168反而可能帶來危險。上述男子先生初期就是如此。他的空腹血糖曾飆破220,糖化血色素更高達12,屬於嚴重糖尿病。
男子急於成功,自行嘗試了168斷食法。初期因基礎血糖過高,他未出現明顯低血糖。但隨著血糖逐步下降,讓營養師擔心,男子再持續嚴守168,加上藥物作用,可能在某次運動中突然發生低血糖,甚至引發更危險的狀況。
後來營養師介入後,該男子調整為更彈性的「1212」模式:每天空腹12小時、進食12小時。這樣不僅能讓胰臟獲得足夠休息,又避免了空腹時間過長可能引發的血糖危險。
血糖過高 貿然使用168斷食恐有風險
薛曉晶表示,更關鍵的是,營養師提醒男子,運動前一定先補充一杯牛奶和麥片,以確保清晨登山時有足夠能量來源,以免因低血糖而暈倒。該男子的晚餐在晚上6點前結束,晨起運動前補充簡單點心,胰臟便能獲得足夠的休息時間,也讓他的運動計更為安全有效。
除了飲食調整,男子每天的總運動量高達2~3小時,讓他的血糖開始逐步穩定下降。僅僅前半個月,男子的空腹血糖就從220降至100-120間,醫師見狀也開始「減藥」計畫。一個月後,男子的體重成功減少10公斤,而藥物也只剩下最低一顆低劑量的降血糖藥物。三個月的課程結束時,男子已從113公斤降至90公斤,血糖更是穩定控制在10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