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男頻尿「夜醒4次」又頭暈 醫揭3大危機:恐終身導尿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醫師建議年過50歲者如出現頻尿、夜尿、解尿困難、尿流變弱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示意圖/彰化醫院提供)

▲醫師建議年過50歲者如出現頻尿、夜尿、解尿困難、尿流變弱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示意圖/彰化醫院提供)

65歲的林先生長年飽受排尿困擾,夜間頻尿高達4次以上、白天解尿斷斷續續,嚴重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雖接受口服藥物治療攝護腺肥大,但因出現頭暈等副作用,加上他同時患有高血壓與慢性肺病,無法承受傳統手術所需的長時間麻醉風險。在綜合評估後,選擇新型微創水蒸氣消融手術治療,成功改善排尿症狀及保留射精功能。

收治患者的萬芳醫院泌尿科醫師楊宇祥說明,許多男性對排尿問題常選擇忍耐,甚至誤以為「年紀大就是這樣」,若長期不處理,可能導致膀胱功能退化、尿液滯留,甚至需終身導尿或膀胱造廔管,建議透過手術治療。「選擇性破壞、功能性保留」正是上述技術特色,水蒸氣熱能侷限於攝護腺包膜內,不傷及周圍神經或括約肌,因此可大幅降低逆行射精、性功能障礙與尿失禁等併發症風險。

他解釋,水蒸氣消融手術適用對象為攝護腺體積介於30至80克間、希望保留射精功能、或因合併慢性疾病無法耐受長時間麻醉者,且此技術具備多項臨床優勢:一、手術時間短,平均約20至30分鐘內完成;二為住院時間短,多數病人術後當天或者觀察一天即可返家休養;三、術後恢復快速,導尿管約術後7天內移除,大多數病人會立即感受到排尿改善,約3個月可達到最佳效果。此外,該術式無需植入異物,未來進行磁振造影或其他泌尿系統檢查時不受影響。

楊宇祥說,手術後攝護腺組織會於數週至數月內逐漸被人體吸收,期間應遵照醫囑規律服用抗發炎藥物,避免劇烈活動並保持充分水分攝取,以促進恢復。根據臨床觀察,水蒸氣消融術式復發率低、療效穩定,對於期盼保留射精功能或是對高齡或多重共病病人而言,是一項值得納入治療考量的選擇。

他建議年過50歲者如出現頻尿、夜尿、解尿困難、尿流變弱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勿輕忽病程演進對膀胱功能的影響,透過專業評估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才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