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推包皮卡住!30多歲男陰莖「腫如杏鮑菇」險壞死 醫這麼說
  • A-
  • A
  • A+

圖、文/CTWANT

一名30多歲男性因自行嘗試將包皮推下卻卡住,造成陰莖腫脹。(示意圖/顧家醫療提供)
一名30多歲男性因自行嘗試將包皮推下卻卡住,造成陰莖腫脹。(示意圖/顧家醫療提供)

一名30多歲男性保險業務員,因自行嘗試將包皮推下卻卡住,導致陰莖嚴重腫脹如「杏鮑菇」,最後只能緊急就醫。對此,收治個案的醫師表示,這種「包皮推不回去」的情況,醫學上稱為「嵌頓性包莖」,屬於泌尿科急症,患者若處理延誤恐因缺血過久,造成龜頭壞死。

該名患者就診時表示,自己因包皮過長導致清潔困難,經常在性行為後出現紅腫與搔癢,但總想著「能忍就忍」,未曾積極處理,結果這次試圖自己「推推看」,卻造成陰莖腫脹「整個卡住像杏鮑菇一樣」,最後不得不就醫。顧家醫療總院長顧芳瑜表示,當民眾將包皮推到龜頭後方,但因開口過窄無法復位時,就會如一道緊箍環般勒住龜頭,阻礙靜脈與淋巴循環,造成組織快速腫脹,而該患者因拖延2天才就醫,包皮發炎情況嚴重,已無法立即進行常規的包皮手術,因此當下先以背側切開術解除壓迫,並安排患者待發炎消退後再回診接受包皮環切手術。

顧芳瑜補充,背側切開術的原理,是在包皮最緊繃的部位縱向切開,藉此放鬆環狀壓迫,讓血液與淋巴流通恢復,立即減輕腫脹與疼痛,這是一種急症下的暫時性處置,可避免龜頭因缺血而壞死,之後仍須配合正式的包皮環切手術,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許多男性對包莖問題不以為意,甚至認為可以自行處理,卻可能因此釀成嚴重後果。顧芳瑜今天接受《CTWANT》電訪時表示,這名個案當時若沒有試圖自己「推推看」,可能不會有立即性的病症,但包皮過長容易藏污納垢,細菌感染的風險也較一般民眾高,因此民眾無論是因包皮炎、清潔不易,或勃起時龜頭無法完全外露,都應尋求泌尿科醫師專業協助,而不是自行處理。

顧芳瑜也於電訪時說,男性在出生時約9成以上至百分之百都是包莖狀態,屬自然現象,背後原理是因包皮開口附近的組織所形成的一圈窄環,會使包皮無法向後推,或向後推後無法回到原狀,但窄環會隨時間慢慢鬆脫,家長可在孩子幼稚園或小學低年級起,於孩子洗澡或如廁時多留意,讓孩子自主練習將包皮緩慢向後推,並做好生殖部位清潔。

顧芳瑜進一步提到,一般而言,男性到了小學六年級左右,約只剩2成到3成左右會因包皮窄環過小,導致包皮無法向後推,其中也有的是因後天摩擦、外傷導致包皮纖維化,進而引發腫、痛、癢等不適症狀,但無論孩子是包皮窄環過小,還是纖維化,此時若有異狀皆應由家長陪同孩子就醫,以釐清病因並治療。

顧芳瑜表示,男性包莖雖屬隱私議題,但相當常見,許多男性因害羞或錯誤觀念延誤治療,反而讓小問題演變成急症。他也強調,患者唯有正確面對、及早處理,才能徹底解決困擾。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