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張尚辰報導

絲瓜料理是許多民眾愛吃家常菜。近日,中國杭州有一名50歲的婦人趙英在吃了一盤自己炒的絲瓜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被家人緊急送醫急救,檢查後才發現,是因為該名婦人誤食含有「葫蘆素」的絲瓜,才導致食物中毒。對此,醫師表示,吃下含有葫蘆素的苦絲瓜,嚴重時恐傷及腎臟甚至危及生命。
綜合陸媒報導,趙英在吃下絲瓜後,就發覺絲瓜異常苦澀,但轉念一想覺得「對健康有益」就將整盤料理吃完,沒想到過了大約兩個小時,就開始出現劇烈胃痛、嘔吐的症狀。
家人立即將趙英帶去醫院掛急診,根據檢查結果,醫生診斷趙英是吃了含有葫蘆素的苦絲瓜,食物中毒才導致腹痛難耐,最後經過靜脈輸液、補充電解質、抗感染、保護胃腸道黏膜等治療,才在兩天後順利康復出院。
事實上,在中國已經發生過多起因食用苦瓜、絲瓜或南瓜而導致葫蘆素中毒的案件。對此,醫生說明,很多人會將苦瓜與「有益健康」混淆,苦瓜的苦源自於果實本身所含有的苦瓜素,是對人體無害的活性成分。但是普通南瓜、絲瓜若嚐起來有苦味,則代表它含有葫蘆素。
醫生進一步強調,葫蘆素在烹煮的過程中不會被高溫破壞,因此食用含有葫蘆素的南瓜、絲瓜可能會導致消化系統疾病、低血壓、食物中毒、腎臟損壞,甚至嚴重還可能危及性命。
另外,毒物專家招名威教授也曾指出,其實不只是變苦的絲瓜會引起中毒,其他葫蘆科的食材也都應當留意,如南瓜、小黃瓜、冬瓜、西瓜、哈密瓜等;十字花科的食材也含有葫蘆素的成分,提醒民眾在食用時若有嚐到「非正常的苦味」要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