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釗榛/綜合報導

台北市某醫美診所驚傳患者在術後當日死亡,北市衛生局根據行政執行法第36條,立即對診所執行「即時停業」措施,理由是為了避免急迫危險持續發生。此舉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也讓醫美產業再度站上風口浪尖。
三天連查恐挨35萬元罰單
衛生局從9月17日晚間起,連續三天四度派員進行稽查,初步發現診所涉及多項違反醫療法情節,包括病歷登載不實、違規醫療廣告,甚至負責醫師拒不配合主管機關調查。若查證屬實,總罰鍰金額可高達35萬元。
醫師累犯 恐面臨懲戒
特別引人注意的是,該診所醫師早已多次因醫療廣告違規遭裁罰,此次屬第三次違規,依法將處以最重25萬元。衛生局也依《醫師法》規定,認定負責醫師丁斌○涉及重大過失,正式移送醫師懲戒委員會,最快將召開會議討論懲處。

不到場約談 再被加重裁罰
更火上添油的是,該醫師在9月19日凌晨交保後,仍拒絕配合衛生局的約談。雖然衛生局一再通知,他卻遲未現身,依《醫療法》第26條規定,再遭加重處以5萬元罰鍰。衛生局強調,將持續要求醫師到案說明,絕不寬貸。
民眾權益 醫療糾紛可申請調解
北市衛生局最後提醒,若民眾就醫過程中不幸遇到醫療事故,可依《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向衛生局提出調解。透過第三方專業介入,不僅能釐清爭議,也能保障患者合法權益,避免誤解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