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牙齦腫1年⋯竟是9公分腫瘤!台大醫「1天重建」切腫瘤+建下顎全台首例
  • A-
  • A
  • A+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台大醫療團隊協助病患石小姐腫瘤切除、骨頭重建、植牙及假牙修復,1天搞定成為全台首例。患者石小姐(中)今日現身分享,整體外觀恢復良好。(圖/記者蔣季容攝影)
台大醫療團隊協助病患石小姐腫瘤切除、骨頭重建、植牙及假牙修復,1天搞定成為全台首例。患者石小姐(中)今日現身分享,整體外觀恢復良好。(圖/記者蔣季容攝影)

一名52歲石小姐因為右側下顎牙齦腫了一年,就醫後確診9公分「下顎骨造釉細胞瘤」,台大醫院團隊啟動顎顏面重建手術,過去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不過台大在一天內就透過「全數位化 、術中電腦斷層」完成腫瘤切除、骨頭重建、植牙及假牙修復,成為全台首例。

台大口腔醫學部副主任鄭世榮今(13)日在記者會上說明,今年3月11日患者石小姐至門診,主訴右側下顎無痛性牙齦腫一年,做了全口掃描X光攝影,發現下顎骨9公分良性「造釉細胞瘤」。鄭世榮提到,傳統治療通常需要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先切除病灶與重建骨缺損,第二階段再進行植牙及假牙製作,過程可能長達數月甚至一年。病人長期缺牙,不僅影響咀嚼、發音功能及外觀,也對心理造成沉重負擔。

鄭世榮表示,此次手術包括口腔顎面外科腫瘤切除小組、口腔顎面外科小腿腓骨重建小組及贋復補綴科假牙重建小組共同合作,術前藉由電腦輔助手術模擬技術(Computer-aided surgical simulation, CASS),將三維電腦斷層影像(3D CT)、核磁共振影像(MRI)與口內數位掃描(intraoral scan)資料進行整合,建立完整的3D虛擬病人模型。

鄭世榮指出,患者切除後腫瘤後,口腔有12公分的缺口,需拿小腿骨側邊的腓骨放到口腔裡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模擬腫瘤切除範圍與客製化下顎骨重建,贋復補綴科醫師則根據患者的臉型比例、牙弓形態與咬合需求,製作精準的手術導板,並設計出理想的贋復補綴物以達到咬合重建與顏面支撐的目標,手術過程僅耗時11小時41分鐘,病人在術後就能張口與咬合。

患者石小姐今日也現身記者會現場,距離手術已滿4個月,她脫下口罩表示,「如果沒這項技術,我的口罩可能要半年後才能摘下來,也無法字正腔圓面對你們」。她說,在得知自己罹患下顎骨造釉細胞瘤前,完全沒有感覺到痛或任何不舒服,只覺得是牙齦發炎,並換了牙膏。直到有天牙齦腫到突然將她的下排牙齒推倒,她才趕緊就醫,同時也呼籲民眾要定期口腔檢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