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一般認為,早睡早起身體好,但醫師黃軒表示,早起不是成功的秘密,穩定的睡眠規律才是!每個人有其生物節律,若屬夜型人,被迫早起,長期會違反生理節奏,導致免疫功能下降,並增加肥胖的風險。「睡眠不規律者,即使睡滿8小時,依舊疲倦、焦慮、代謝失衡。」代謝失衡會增加糖尿病等病的風險。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表示,很多人相信,早起的人生不會太差,因此每天努力早起,鬧鐘每隔5分鐘響一次,其實這非自律,只是「與生物鐘作戰」。研究指出,穩定的睡眠規律才是。
黃軒表示,每個人的生物節律並不相同,人類可分為3種「生物鐘類型」:
1. 晨型人:天未亮就能精神滿滿。
2. 夜型人:越夜越聰明,大腦在凌晨還很清醒。
3. 中間型人:介於兩者之間。
比早起更重要!固定時間入睡更能讓人變聰明
黃軒表示,若一個人天生是夜型人,卻強迫自己每天5點起床,會讓身體長期處在「時差模式」,長期違反生理節奏,會產生皮質醇分泌異常、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肥胖機率,並降低胰島素敏感性,進而導致代謝、免疫、內分泌等系統異常。
「固定時間入睡比早起更能讓人變聰明!」他表示,另一項針對61名大學生、持續一個月的研究發現,睡眠時間規律者,記憶與注意力表現提升20%;不規律者,即使睡滿8小時,依舊疲倦、焦慮、代謝失衡。規律的睡眠讓大腦在同一時間啟動修復系統。
黃軒表示,當身體知道何時該睡、何時該醒,荷爾蒙分泌、新陳代謝、免疫反應都會協調一致。這意味著,固定時間入睡比早起更能讓人變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