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人愛喝手搖!專家曝「1類飲品」是腫瘤細胞養分 罹大腸癌風險增
  • A-
  • A
  • A+

生活中心/彭淇昀報導

飲料店幾乎是台灣街頭的標配,許多民眾經過時,可能會順手買一杯來喝。但要當心了,含糖飲料中的成分「高果糖玉米糖漿」若攝取過多,可能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體重增加、腰圍增寬、糖尿病,甚至提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玉米糖漿的果糖會轉為無氧物等同是腫瘤細胞的養分,且經常添加在手搖飲。(示意圖/資料照)
玉米糖漿的果糖會轉為無氧物等同是腫瘤細胞的養分,且經常添加在手搖飲。(示意圖/資料照)

一名30多歲的男性因急性胰臟炎住院治療,出院後被納入糖尿病共照網,並接受營養諮詢。經營養師覺嘉欣詢問後發現,該男子每日攝取的含糖飲料量驚人,從早餐的含糖紅茶和榛果拿鐵,到下午的手搖飲,晚上則飲用可樂。如此高頻率的含糖攝取可能對健康構成威脅。

根據美國康乃爾醫學院刊登在《科學期刊》的研究,含糖飲料中使用的高果糖玉米糖漿可能提高大腸癌風險。研究透過給腺性結腸息肉基因突變老鼠餵食玉米糖漿溶液,模擬人類每天攝取一罐可樂的情況。結果顯示,老鼠腸道中的大腸息肉顯著增大。研究指出,玉米糖漿的主要成分葡萄糖和果糖在人類小腸的吸收有限,且腫瘤細胞大量利用果糖,進一步建議大腸息肉高風險者避免含糖飲品。

營養師覺嘉欣補充,高果糖玉米糖漿常用於汽水、飲料、糕點、麵包等作為甜味劑。因其甜度高,少量即可達到糖分效果,但其代謝過程可能導致脂肪肝、血脂異常等問題,並增加痛風及泌尿道結石的風險。內分泌影響亦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引發第二型糖尿病及肥胖。

台安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糠榮誠過去也曾指出,糖分與癌細胞生長有密切關聯。研究顯示玉米糖漿中的果糖轉化為腫瘤養分,甚至促進腫瘤擴散。專家建議,若需食用含糖飲品,應選擇使用純正蔗糖的飲料與甜品,以降低健康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