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醫療卡台灣適用?蒼藍鴿曝「殘酷現實」:不如先做這件事
  • A-
  • A
  • A+

生活中心/陳慈鈴報導

很多人都會預先建好手機醫療卡,以備不時之需。(示意圖/資料照)

▲很多人都會預先建好手機醫療卡,以備不時之需。(示意圖/資料照)

智慧型手機、手錶內建醫療卡的功能,目的是幫助使用者在緊急情況下,可以了解健康狀況及聯絡家屬,但在台灣真的適用嗎?對此,網紅醫師蒼藍鴿(吳其穎)揭露台灣的實際情況,坦言「在填妥醫療卡之前,不如先跟家人溝通好,比較務實」。

蒼藍鴿在YouTube提到,好多人在討論手機醫療卡,但實務上台灣的醫院醫師是不常拿患者手機看醫療卡資訊的,至於國外的情況他並不清楚。他還透露,如果患者失去意識,除了急救外,第一件會做的事情就是趕緊通知家屬,有任何重大決策也會以家屬為準,原因是事後會告人的是家屬。

手機醫療卡可以註記醫療狀況、器官捐贈意願等。(示意圖/資料照)

▲手機醫療卡可以註記醫療狀況、器官捐贈意願等。(示意圖/資料照)

蒼藍鴿還揭露1個殘酷的現實,就算當事者在醫療卡上備註DNR(不急救插管等),「只要你的家屬堅持,醫療團隊還是會上去壓胸電擊的」。因此他建議在填妥醫療卡之前,「不如先跟家人溝通好,比較務實」。

此文一出,有醫療人員留言,「我減傷分類,沒時間等民眾拿什麼醫療卡」、「以我個人在急診的經驗,很多外科OHCA當下找不到家屬,包包噴飛,外套裡剩下一支手機,這時醫療卡就會很好用,至少有機會找到家人」。

還有網友則分享,「曾經有醫生建議小小張紙,我貼在健保卡上面,蠻有用…去到哪裡醫生都會看一下,連配藥師也會看一下」、「醫療卡貼在健保卡後面比較實在,沒人想翻你手機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