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鄭餘蓉報導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有上升趨勢,耳鼻喉科醫師張弘有感表示,週六門診原本只看到中午12點,沒想到當天竟一路看到下午才結束。而根據他的觀察,前來求診的新冠患者當中,最常見的3個症狀為「發燒、全身酸痛、咳嗽」。
▲疾管署13日表示,新冠疫情傳播風險持續,呼籲全民踴躍接種疫苗。(示意圖/資料照)
耳鼻喉科醫師張弘17日以「新冠疫情升溫」為題在臉書發文,他說原本以為國中會考日,患者會減少,實際上卻是不減反增,本來表定中午12點結束的門診,最後看到超過下午1點,很多有警覺性的民眾已自行使用快篩驗出陽性。
張弘說,根據觀察,最常出現的三個症狀為「發燒、全身酸痛、咳嗽」。目前無觀察到肺炎或相對重症患者,但普遍症狀相當不適,至於這波疫情會不會繼續延燒?則有待觀察。
張弘提醒民眾,出入人多公共場所時記得戴口罩、勤洗手,如有高燒、全身酸痛症狀,可先快篩,若症狀相當不適,請盡早就醫檢查。
疾病管制署13日指出,台灣新冠肺炎疫情上升,第19週(5/4-5/10)新冠門急診就診計9,978人次,較前一週上升,惟仍遠低於去年同期(2024年第19週為23,324人次);上週(5/6-5/11)新增34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6例死亡病例。
疾管署表示,接種新冠JN.1疫苗是預防新冠中重症最有效的方法,由於國內疫情持續上升,呼籲滿6個月以上且尚未接種新冠 JN.1疫苗者別輕視疾病威脅,應儘速接種。此外,已接種1劑且間隔6個月(180天)的65歲以上長者等3類高風險對象,應再接種第2劑,以提升免疫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