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夏天氣溫高,即便進行輕微活動,也容易汗流浹背,因此許多人喜歡待在室內吹冷氣。無毒教母譚敦慈提到,她開冷氣會遵循台電建議,適度開啟窗戶,留約一個拳頭大小的縫隙,有助於提升空氣品質。另外,家庭科醫師施子健建議,冷氣是內循環,吹久了恐使空氣品質變差,可以開窗透氣後再關上,也能去除濕氣。
無毒教母譚敦慈在節目《健康零距離》提到,許多人開冷氣時,大多都會緊閉窗戶,但可能導致空氣品質不好的問題,她認為應適度開窗,有助於改善空氣品質,台電也提醒,窗戶可留一個拳頭的縫隙、前後對流,空氣品質才會好,且對冷氣影響不大。
家庭科醫師施子健則表示,基本上現在很多家庭,尤其有孩童的,可能會冷氣開24小時,但冷氣是內循環,開久了恐出現二氧化碳濃度高、食物氣味不易散去等問題,而且部分未照射陽光的空間,還可能有潮濕的味道,導致空氣品質不佳,建議開窗透氣一下,再關上窗戶即可。
此外,譚敦慈曾分享夏日省錢術,家中冷氣若安裝於客廳,她會依據家庭人員所在位置移動循環扇。例如人在客廳時,循環扇就放在冷氣下方;若人在餐廳,則放於冷氣的對角位置,有助於冷風的流動。冷氣開啟的強度可依個人感受微調,而她通常選擇無扇葉的循環扇,清洗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