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當人出現莫名的血便、腹痛等症狀時,應儘速就醫。醫師林相宏表示,一名男子排便出血、糞便不成形達半年,仍自認只是痔瘡或壓力太大,直到腹痛到難以忍受而就醫,才發現大腸癌腫瘤幾乎塞住腸道,已是大腸癌晚期。
胃腸肝膽科醫師林相宏在其臉書表示,上述男子半年前的糞便潛血檢查就呈現陽性反應,且劇烈腹痛,仍他仍自我安慰是痔瘡出血或壓力太大導致,因此改為清淡飲食並睡眠充足。
林相宏感嘆道,該男子堅信自己無大礙下,錯過了黃金治療期,拖了半年才就醫,且仍堅持不做檢查,只希望醫師開藥讓他不要便血、不要腹痛即可。在林相宏的堅持下,該男子終於做了大腸鏡檢查,確診大腸癌,且癌細胞已經造成大腸癌阻塞。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楊純豪曾表示,民眾若發現身體異狀,例如腹脹腹痛、血便有黏液、明顯排便習慣改變、經常性腹瀉或便秘、大便細小、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等8大常見症狀,大腸癌可能突破第一期,嚴重者甚至可能已經第四期。
衛福部表示,目前提供45~74歲或40~44歲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每2年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有異常者可再做大腸鏡檢查,民眾應善用此資源。此外,若有持續的血便、糞便型態改變或不明腹痛,務必視為大腸癌警訊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