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50%!「挖土機超人」染敗血症驟逝 醫:9症狀是警訊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挖土機超人」林鴻森赴花蓮災區救援,不慎腿部受傷,引發敗血症離世。(圖/翻攝自林奕華臉書)
「挖土機超人」林鴻森赴花蓮災區救援,不慎腿部受傷,引發敗血症離世。(圖/翻攝自林奕華臉書)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災情嚴重,桃園一名挖土機行老闆林鴻森前往救災,期間劃傷腿部,引發敗血症離世。衛福部台北醫院指出,當人體免疫能力不足,受細菌、黴菌等侵入感染,會使器官功能損害,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死亡率約30至50%,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呼吸急促、心跳快速、小便排出量減少等。

48歲林鴻森在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第二天,就與姪子前往花蓮救災,他們各開一台貨車載著小山貓馳援。未料,林鴻森在救災期間,不慎腿部刺傷,第一時間並未就醫,苦撐到第8天,傷口嚴重腫脹,才自行叫救護車至門諾醫院,經治療後仍因敗血症離世。

衛福部台北醫院曾指出,敗血症是指人體的免疫能力不足,受細菌、黴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感染,造成細菌大量在血液內繁殖,進而產生毒素,導致人體各器官功能損害,引起全身性的發炎反應,嚴重恐造成各器官衰竭、低血壓及休克,死亡率約30至50%。

高危險群包括「免疫力不足的人」,例如老年人、慢性疾病(肝硬化、糖尿病、 腎病、腫瘤等),及使用抗排斥免疫抑制劑者(器官移植病患),若合併感染時,較易引發敗血症。另外,皮膚或黏膜的防禦層被破壞,如大面積燒傷及尿道、膽道、腸胃道黏膜破損,黏膜破損會增加感染風險,受到感染可能引發敗血症。

衛福部台北醫院表示,敗血症症狀包括發燒、發冷、畏寒或低體溫、皮膚蒼白、呼吸急促、心跳快速、白血球增加或減少、血壓降低、小便排出量減少、情緒或意識狀態改變(如昏睡、焦慮、易躁動),甚至會導致呼吸、腎臟或凝血系統的併發症,如呼吸衰竭、腎臟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