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衛福部今年(2025)9月宣布美國、日本2家業者可以上市加熱菸,台灣拒菸聯盟今(9)日表示,2家業者預計分別於10月11日及10月19日後公開販售,怒批未來將新增超過14萬年輕人加入吸菸行列,並喊話政府到底核准什麼品項的加熱菸及載具,「連第一線執法的各縣市衛生稽查至今仍霧煞煞!」
台灣拒菸聯盟及家長團體等今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亡羊補牢,落實菸害防制法並確實取締網路違法廣告販售、嚴禁任何販售場所展示出加熱菸載具,也應盡速依法公告禁止加味菸品,下架「加味加熱菸」及「所有加味菸品」。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指出,衛福部接連7月到9月說法丕變,從7月上旬並非國健署審查緩慢,而是菸商繳交資料不積極;7月底突然公布美、日兩大跨國菸申請的18個品項均通過上市審查,但又告訴媒體仍在與業者溝通包裝等事宜,最快半年後才可上市販售;9月中旬突然又宣布「美國與日本加熱菸10月11日、10月19日後即可開賣」。
王瀚陽提到,根據日本調查青少年(15-19歲)使用加熱菸比率,從0.6%上升至4.8%,4年增加8倍。王瀚陽說,政府預估加熱菸上市可增加20億菸捐稅收,換算後顯示「將新增14萬年輕人加入吸菸的行列」。今只透過地方衛生局對通路商宣導「加熱菸載具禁止廣告展示」,但網路上仍輕易可見,都可以看到加味加熱菸及載具的廣告與販賣,請問政府保護下一代健康的配套措施是什麼?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則說,菸草公司的加熱菸及載具品項數百種,今加味加熱菸販售在即,但政府究竟核准了什麼品項的加熱菸及載具、哪些合法哪些非法,連第一線執法的各縣市衛生稽查至今仍霧煞煞。
國教行動聯盟青年部執行長李雨函表示,WHO指出,吸菸者9成從加味菸品入門。WHO今年提出對年輕人七大有效菸害防制策略,第一項就是禁止加味菸品,但台灣政府拖延超過2年半遲未公告「菸品禁止使用之添加物」,如今在禁止加味菸的空窗期,又先放行「加味」加熱菸上市,欲待公告禁止加味菸品後再要求下架,「先上車,後補票」的做法,讓年輕人直接暴露於尼古丁成癮風險中。
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接受媒體聯訪時提到,菸害防制法是一開一禁,有條件同意加熱菸,但嚴禁電子菸。目前將加熱菸視為指定菸品,必須經過健康風險評估、許可後才能販賣,電子菸則是類菸品,絕對不能販賣。
至於加味菸,石崇良表示,加味菸在世界上有兩種作法,一種是以味道判斷,但會有主觀性問題;另一種是成分判斷,但會牽涉到檢驗能力,目前兩種方式都在做最後評估,看怎麼樣較容易執行,哪些加味菸要禁,或是全部加味菸都要禁止。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