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李秉穎對mRNA疫苗存疑 美國病毒學專家直指5大隱憂
  • A-
  • A
  • A+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專家直指mRNA疫苗存在安全疑慮。(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專家直指mRNA疫苗存在安全疑慮。(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包括BNT和莫德納(Moderna)在內的mRNA疫苗,指的是透過基因工程將病毒表面棘蛋白的遺傳信息mRNA經過修飾後包裝在奈米脂質微粒中再注入人體,人體細胞會依據這些mRNA來製造並表現病毒的棘蛋白,刺激免疫系統針對這些蛋白產生相對應的抗體。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直呼「很不喜歡mRNA疫苗」,因為有安全疑慮;美國病毒學專家、前美國陸軍研究所病毒系實驗室主任林曉旭則直言,mRNA對不同器官的危害性尚不清楚,但歐美卻為它大開綠燈。

我國今年9月迎來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優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施打。李秉穎醫師9月17日上午出席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舉辦的「新冠肺炎COVID-19對兒童及家庭之影響」研討會,再度對mRNA疫苗提出質疑。他表示,mRNA疫苗的優點在於設計簡單,能夠快速生產,保護力較佳(約95%),能引起非常強的T細胞反應,可是也帶來一些安全上的顧慮,因為mRNA疫苗會進入細胞,且不一定是肌肉細胞,進入血液細胞就可能在全身亂竄,會發生甚麼事情是未知數。

李秉穎直言「很不喜歡mRNA疫苗」 ,因為它容易亂竄,甚至引起心肌炎。過去禽流感疫苗動物試驗早就發現mRNA疫苗會隨著血流跑,幾乎所有的器官都有棘蛋白(S protein)存在,包括肌肉、淋巴腺、肝臟、脾臟、睪丸、腦部等,安全顧慮比較大,如果不是因為新冠疫情緊急,mRNA疫苗沒辦法那麼快上市,mRNA疫苗看起來就是令人不安。

究竟無數台灣人打過的mRNA疫苗有哪些弱點?林曉旭博士表示,科學界最初的疫苗設計是基於蛋白質,以滅活疫苗為例,基本上是把病毒滅活,或是表達其中一些亞單元,因此科學家可以掌握它的蛋白質構象,基本上經過滅活不會重新產生變異,未知因素大幅降低。把這樣的蛋白質疫苗打進人體,會產生甚麼樣的免疫反應或副作用,專家透過長期實驗已經摸得十分清楚,心裡早有底。

林曉旭說,mRNA疫苗設計簡單,它是一個啟動表達的機制,把五撇端的非表達區域和三撇端非表達區域兩端加上poly-A tail(多聚腺苷酸尾),成為一個完整的mRNA機制,這樣的mRNA機制透過奈米脂質顆粒包裝,能夠有效進入細胞質內部(因為脂質可以很快被吸收),但後續mRNA被翻譯成蛋白的效率有多高,並不是很確定。

另外,mRNA進入細胞之後「降解」的過程,尚無一個清楚的判斷,也就是在細胞內複製的時間會有多長,何時會被降解,同樣不夠清楚。林曉旭說明,以一個DNA模板生產這些mRNA時,會不斷產生一些片段(雜質),這些東西會不會表達一些你想要的蛋白片段,或是產生一些預期之外的aberrant protein(怪異蛋白),都必須經過嚴密檢測,mRNA生產過程中就是容易有雜質,加上mRNA本身的不穩定性,生產過程就是一大挑戰:mRNA其中的雜質如何排除是一個問題;快速進入細胞後集中存留多久,翻譯速度多快,還不清楚;在體內不同器官的分布為何,沒有明確的研究;mRNA對不同器官的危害性也並不清楚

林曉旭進一步舉例,大家會關心mRNA進入身體後會在肝細胞囤積多久,肌肉注射後轉移到淋巴結的過程有多長,存留多久,乃至於會不會進入孕婦胎盤影響下一代,都還沒有徹底研究過,「mRNA疫苗的安全性問題是最大的顧慮」。

李秉穎多次在訪談和研討會中提過,mRNA可能進入血液循環,在不同器官引發免疫反應,包括心肌炎。有關mRNA如何進入血液,林曉旭解釋,mRNA經過脂奈米顆粒包裝後,整體機制像是一個脂粒球,能夠很有效地穿透肌肉細胞,但也有一部分的脂奈米顆粒會從細胞的另一端排出,如此一來便有機會進入血液,再經過血液循環進入不同部位,包括在脾臟、肝臟都可以發現mRNA成分轉移過去。

林曉旭表示,脂奈米顆粒是比較新的技術,像是輝瑞使用的賦形劑ALC-0315、ALC-0159,其人體安全性並沒有被徹底驗證過。mRNA疫苗有新技術在其中,也有新的活躍物質成分,然後在體內分布也不清楚,「輝瑞和莫德納應該完整分析生物體內分布後才能獲得許可,實際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卻給他們很大的寬鬆綠燈」。

▼【疫苗能改變基因,還會幫助病毒進入人體?病毒學專家解讀疫苗問題】(影片來自YouTube-四維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