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立冬」該進補?營養師喊「一般人免了」 醫:有人一補進了ICU
  • A-
  • A
  • A+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台灣人愛吃鍋,冬令進補蔚為風潮,營養師認為,多數人其實沒必要特別進補。(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台灣人愛吃鍋,冬令進補蔚為風潮,營養師認為,多數人其實沒必要特別進補。(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週三(8日)就是24節氣中的「立冬」,許多國人習慣冬令進補,專家提醒,其實大多數現代人沒必要特別進補,少數人補過頭身體甚至會出問題,像是有胃潰瘍病患吃太多薑母鴨胃出血,進了加護病房。

曆書記載:「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冬」在古文代表「結束」、「凍」的意思,古人認為工作整年,體力耗盡,入冬天氣寒冷,必須補充營養以恢復元氣,抵禦寒冬,即俗語說的「立冬補冬,補嘴空」。

冬天普遍被認為是進補的好時機,尤其是當寒流來襲,人們出於禦寒需求或自認身體虛,不免想要吃補,因此街上的薑母鴨、羊肉爐及藥膳排骨店冬天人潮絡繹不絕。

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台灣早年物資缺乏,民眾生活相對困苦,所以經常在冬季進補,透過攝取肉類等蛋白質或燉煮藥材來補充營養能量,同時讓身體暖和。然而,現代人飲食多元,許多民眾有營養過剩的情況,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患者也不少,實在是沒有特別進補的必要。

大部分進補食材除了鴨肉、雞肉等肉類,多會加入中藥材、米酒、高粱酒燉煮,甚至有些料理會使用全酒料理,風味十足。黃淑敏提醒,吃的時候應酌量,不要把過多的普林、鹽分、膽固醇及熱量一起吃下肚;年長者、心血管疾病、肝臟疾病、腸胃道疾病、痛風、腎臟功能不好的人也要適量攝取,避免加重身體負擔。

如果不確定自己的體質適不適合進補,可以諮詢醫師或營養師。黃淑敏強調,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才是強身的不二法門,「心血來潮的補身體」未必能帶來好處。

外科醫師陳榮堅則表示,薑母鴨、羊肉爐這類食物會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當你體內有傷口,又吃了這種活血化瘀、提升血壓的食物,容易讓原本應該止血的區域再度出血。每到冬天外科常常被內科要求會診,原因是常有病患胃出血難止,需要外科醫師動刀。

陳榮堅透露,曾有一名50多歲胃癌病患動完腫瘤切除手術5天後出院,原本身體無大礙,沒料到1個多月後被送來急診。原來該名病患術後1個月回診時被醫師告知不必再忌口,家屬想說經歷大手術應該補一下身體,就為他準備了不少薑母鴨、羊肉爐等熱食,吃一吃竟然胃出血,住進加護病房。醫師叮嚀,如果本身有潰瘍病史,冬令進補務必酌量。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