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打類固醇注意了!國衛院、長庚研究:新生兒感染住院風險增1.5倍
  • A-
  • A
  • A+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姚宗杰指出,足月生幼兒母親出生前打類固醇,危害更高於早產兒(圖/記者黃仲丘攝影)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姚宗杰指出,足月生幼兒母親出生前打類固醇,危害更高於早產兒(圖/記者黃仲丘攝影)

過去被稱為「美國仙丹」的類固醇,目前在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婦產科醫學會以及歐盟共識均建議,讓懷孕34週以上有早產跡象的孕婦使用類固醇。可藉此加速肺部成熟,減少新生兒死亡率,呼吸窘迫症風險。但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與長庚醫院、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哈佛大學的跨單位團隊,針對全台196萬對母嬰的研究卻發現,孕婦若在產前施打類固醇,在嬰兒出生一年內發生任一嚴重感染的機會將高出1.52倍,建議有使用類固醇得更持續關注對新生兒的影響。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慧如表示,類固醇為一種人工合成的腎上腺皮質賀爾蒙類似物。最早於1948年被美國梅約醫學中心亨奇醫師(Philip Hench) 首次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獲驚奇療效,後續又發現類固醇能治療各種疾病,而因此有「美國仙丹」之稱。

類固醇的長期使用,目前已知有可能導致白內障或青光眼、消化道出血或潰瘍、感染或敗血症、心血管疾病、高血糖、骨質疏鬆或骨壞死等副作用。過去認為短期服用類固醇,不會產生副作用。然而國衛院過去於2020的研究發現,即使是小於14日的短期使用,仍會造成成人1.8-2.4倍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心臟衰竭風險;2021年也發現,對於兒童也會造成1.4-2.2倍消化道出血、敗血症、肺炎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姚宗杰表示,目前類固醇被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婦產科醫學會以及歐盟共識等臨床醫學指引均建議,讓懷孕34週以上有早產跡象的孕婦使用類固醇。理由是可藉此加速肺部成熟,減少新生兒死亡率,呼吸窘迫症風險,有安胎效果。

姚宗杰表示,由於類固醇的治療效果主要是「抗發炎」,然而類固醇在抑制發炎反應時,也連帶抑制了人體免疫細胞的,也連帶讓免疫力下降,可說是一刀兩刃。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慧如表示,由於過去對於母親在孕期使用類固醇,是否可能影響新生兒的免疫力仍不清楚。因此,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以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副教授陳秀梅以及美國哈佛大學副教授陳安安的跨團隊研究,也嘗試找出解答。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姚宗杰表示,研究團隊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針對2008年到2019年共約196萬對母嬰,當中發現有4萬5千位孕婦曾在懷孕34週後使用類固醇至少一個療程。

結果發現,孕婦在產前施打類固醇,嬰兒出生第㇐年需住院的嚴重感染風險相較未施打者高出1.24倍;當中敗血症高出1.52倍、肺炎高出1.22倍,急性腸胃炎也高出1.35倍。

姚宗杰表示,目前歐盟共識及世界衛生組織的臨床指引皆建議有早產跡象孕婦於34週內可施打類固醇、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指引則甚至可放寬到35~36週使用,但實際臨床發現,許多35週以後使用類固醇的患者都是4成都是足月產。而研究團隊也發現,相較於早產兒,足月產的小朋友若出生前母親施打類固醇,在任一嚴重感染、敗血症、肺炎、急性腸胃炎感染症,反而會比早產兒更嚴重。

姚宗杰表示,雖然目前認為針對有流產風險的母親施打類固醇,可降低4.3%的呼吸窘迫症候群,但會增加1.7%的嚴重感染,目前認為施打類固醇還是利大於弊,但還是要觀察長期風險。另外也不建議35週以後使用。

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表示,這篇論文揭露類固醇對早產兒的衝擊,怎樣的情境使用 不該使用,對未來用藥更斟酌。

這項研究也於今年8月被刊登在有180年歷史的國際權威綜合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