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罕見流行到冬天!沒有特效藥的腸病毒 專家:病毒恐變異耐低溫了
  • A-
  • A
  • A+

記者張雅筑/綜合報導

腸病毒罕見流行到冬天,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就專業分析,提出了三大可能性。(示意圖/資料照)

▲腸病毒罕見流行到冬天,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就專業分析,提出了三大可能性。(示意圖/資料照)

腸病毒通常是每年的3月底、4月初開始進入流行期,大概到5月底、6月達到高峰後就會開始緩慢減少,但2024年的腸病毒疫情明顯反常!都已經入冬了,腸病毒仍在流行,就診人數更創下近10年最高紀錄。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腸病毒至今仍這麼流行?甚至還有幼童因為感染併發重症住進加護病房,讓人相當心疼。對此,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她就針對腸病毒異常的疫情提供了專業的分析與解答。

2024年的腸病毒疫情為什麼到入冬,甚至2025年初了,仍處於流行期呢?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暨成大小兒科醫師齊嘉鈺解釋,台灣的氣候溫暖潮濕,相當適合腸病毒生存,一般夏季和初秋為主要流行期,但其實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冬天亦是,只是案例數較少而已。2016年因為暖冬的關係,也曾經在冬季出現一波腸病毒流行。今年的情況更特別,除了發生罕見冬季流行外,感染腸病毒的國小以上「大小孩」比例也比往年多,推測原因可能是以下三點:

1、免疫負債:因2020年到2022年COVID-19疫情間在嚴格的隔離措施,勤洗手加上規定戴口罩,連平時常見呼吸道病毒的感染都大幅地降低,那段期間也幾乎沒有腸病毒流行,導致許多孩子從出生之後都沒有接觸過,到了長大體內就沒有對抗腸病毒的抗體,因此對腸病毒沒有免疫力,即是我們說的「免疫負債」。所以過去常見到嬰幼兒才會容易感染的病毒,現在在大小孩也會發生。

2、症狀及停課標準不同:一般進入流行警訊期時,在幼兒園若7日內同一班級有2名(含)以上學生,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發現個案之班級就應採停課7日(含假日)措施。但是在國小以上的班級,考量學生學習的需要、大小孩感染後症狀相對比較輕、重症機會相對較少,所以原則上不會停課。因此,這一波流行也比較容易在校園和課後安親班裡傳播開來,造成病例數增加。

3、病毒變異:今年冬季流行的腸病毒和往年類似,以克沙奇A為主。因此,除了上述的兩個可能原因外,病毒本身是否出現某些變異,導致更容易在低溫環境下存活、複製及傳播,這部分還需要科學家們進一步的研究。

目前我國唯一的腸病毒疫苗為俗稱「兒童腸病毒頭號殺手」的腸病毒71型疫苗,家長得自費決定是否給幼兒接種。(示意圖/資料照)

▲目前我國唯一的腸病毒疫苗為俗稱「兒童腸病毒頭號殺手」的腸病毒71型疫苗,家長得自費決定是否給幼兒接種。(示意圖/資料照)

腸病毒沒有特效藥可治療,但目前我國已有俗稱「兒童腸病毒頭號殺手」的腸病毒71型疫苗,家長可以選擇是否自費讓孩子接種。但日前傳出一案例,有名接種過疫苗的男嬰,仍不幸感染腸病毒且重症住進ICU,原因是其感染的病毒為克沙奇病毒。針對這案例,不少家長開始討論,那到底該不該自費給寶寶、幼童打疫苗呢?

齊嘉鈺醫師表示,腸病毒並非指一種病毒,而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因此有數十種以上的病毒。感染腸病毒痊癒後,或是透過打疫苗後會產生抗體,但只會對這次感染的病毒型別產生免疫,所以還有可能再得到其他型的腸病毒感染。

腸病毒71型是目前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之外,最容易導致嚴重神經併發症的腸病毒。不僅造成重症,某些孩子感染後還會留下後遺症,影響日後的神經發育和學習能力。所以,當台灣已經根除了野生的小兒麻痺病例後,腸病毒71型就變成威脅嬰幼兒的頭號大魔王,尤其是5歲以下的孩子,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積極開發腸病毒71型疫苗的原因。

「雖然現在有腸病毒71型疫苗,但腸病毒型別很多,不是每種都可以用這一支疫苗預防。」齊嘉鈺醫師語重心長表示,其他的腸病毒型別得靠打了腸病毒71型疫苗產生的「交叉保護力」,來降低被感染的機會。如果不同型別的腸病毒和腸病毒71型疫苗當中的病毒株相差太多,就沒辦法靠交叉保護力得到抵抗力,克沙奇病毒A就是其中一種。

身為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補充道,過去的經驗發現,克沙奇病毒A大多引起手足口症或是疱疹性咽峽炎,重症的風險也比較低,所以當首支腸病毒71型疫苗研發成功後,科學家們會再繼續努力開發新一代,足以對抗更多不同型別腸病毒的疫苗。

腸病毒傳染能力極強,目前仍在流行期,再過不久就是農曆春節假期,在這裡也整理出齊嘉鈺醫師專業的提醒:

若不幸感染腸病毒-因發燒和口腔潰瘍的關係,孩子的食慾會下降,所以初期要多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另外,要留意若孩子比一般感冒發燒還要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是有某隻手或腳特別沒有力氣,務必盡快就醫。

若孩子在睡覺時會像被嚇到一樣突然抽搐,或有持續性嘔吐、心跳超過每分鐘150下、很喘,很可能是病毒侵犯腦部造成腦炎的前兆,都是重症跡象。尤其是5歲以下的嬰幼兒,往往是感染腸病毒後容易出現重症的高風險族群,都必須特別留意症狀的發展,有上述症狀時,要盡快就醫,讓醫護人員評估及處置,阻止腸病毒進一步侵襲造成更大的傷害。

如何避免腸病毒重症-目前治療腸病毒並沒有抗病毒的特效藥,因此避免重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預防工作,避免被感染。平時均衡飲食、運動,良好的衛生習慣,都可以減少被病毒感染的機會。

新生兒多哺餵母乳,透過母乳中的抗體可以提高嬰兒的抵抗力。腸病毒不怕酒精,單單使用噴灑酒精或是乾洗手消毒對腸病毒是無效的。所以養成洗手的習慣就很重要,而且務必要用肥皂搓揉20秒以上,再用大量水沖洗。腸病毒流行期,家長外出返家也應先洗手更衣後,再接觸幼童,避免將社區腸病毒帶回家中。

腸病毒不怕酒精,所以養成洗手的習慣就很重要,且務必要用肥皂搓揉20秒以上。(圖/資料照)

▼▲腸病毒不怕酒精,所以養成洗手的習慣就很重要,且務必要用肥皂搓揉20秒以上。(圖/資料照)

腸病毒不怕酒精,所以養成洗手的習慣就很重要,且務必要用肥皂搓揉20秒以上。(圖/資料照)

怎麼消滅腸病毒-腸病毒在室溫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數月以上,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

若活動空間中有腸病毒的病人,可以加熱的像食物、餐具,透過煮熟、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因為腸病毒也怕紫外線,所以不能加熱的,如:玩具、寢具等,就建議物品清洗完移至戶外,利用陽光照射紫外線來降低病毒活性。另外,環境中利用漂白水消毒也可使病毒失去活性。

【齊嘉鈺醫師背景介紹】

從基礎走進臨床,最後又回到研究的世界,現在為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主要研究領域涵蓋多樣的臨床感染症。至今最特殊的經驗是在 2006 年前進越南,和胡志明市兒童醫院醫師聯手成功驗證藥物對腸病毒重症的治療功效。

專業領域:臨床感染症,主要專長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小兒呼吸道病毒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