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鄭餘蓉報導
▲要防癌,就要先防這10字。(圖/翻攝自高敏敏提供)
營養師高敏敏表示,近年來癌症患者年齡層下修,癌症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疾病,尤其日常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等,皆與癌症風險息息相關。想要防癌,先避開「癌細胞最愛的10個字」,為自己創造更健康的生活環境。
高敏敏表示,防癌要防這10字:
一、糖:胰臟癌
雖然吃糖與癌症沒有直接關係,但高糖飲食容易讓人肥胖,而肥胖和多種癌症有關,比如胰臟癌、乳癌、子宮內膜癌等。最可怕的是癌細胞特別愛糖,越多糖它們越活躍。世界衛生組織更是建議每天攝糖量最好不超過25克 才是健康之道。
二、燙:食道癌
台灣人愛吃火鍋、喝熱湯,但是吃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研究指出超過60℃的食物對黏膜具有傷害性,雖然人體會自然修復,但對於愛喝熱湯的人來說,食道黏膜復原的速度遠跟不上人體修復速度,反覆傷害下,久而久之就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三、燻:肝癌、口腔癌
燻製食品如香腸、培根等,含有亞硝胺和苯駢芘,攝入過多可能增加肝癌、口腔癌等風險。此外,燻製食品通常含有較高的鹽分,長期食用對腎臟和血壓也不利,少吃這類加工食品,多選擇新鮮天然的食材更健康。
四、酒:肝癌
喝酒對身體的傷害遠超想像,長期過量飲酒會損害肝臟,引發肝硬化甚至肝癌,酒精還會增加口腔癌、食道癌的風險,建議適量小酌就好。
根據衛福部發表的「每日飲酒酒精標準量」,女性每天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10克酒精),男性每天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20克酒精),一個酒精當量=15g酒精=105大卡,建議大家還是要控制酒精量,以避免傷身。
五、霉:肝癌
發霉的食物中含有黃麴毒素是一種極強致癌物,尤其對肝臟傷害極大,即使高溫烹煮也無法完全破壞毒素,而黃麴毒素與肝癌的發病率高度相關,所以千萬不要怕浪費把發霉除掉又繼續吃,選擇存放良好的新鮮食材,才是保護健康的第一步。
六、菸(煙):肺癌
吸菸幾乎是傷害全身器官,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肺,菸草中的有害物質還會損害心血管系統,引發心臟病和中風。此外,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可能引發肺癌風險。
七、油:大腸癌
蛋白質經過油炸後會產生致癌物「異環胺」,尤其是烹煮過程中反復煎、炸、烤(如油條、臭豆腐)都會製造出更多異環胺,若經常大量攝取,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提高,也會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建議選用健康的植物油,如橄欖油,烹飪時避免高溫油炸並控制油的使用量,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八、醃:胃癌、大腸癌
醃製食品中含有亞硝酸鹽,進入體內會轉化為致癌物亞硝胺,長期食用這類食物會增加胃癌和食道癌的風險,而且醃製食品鹽分高,還會對腎臟和血壓造成負擔,建議少吃或適量,多選擇新鮮食材,保持飲食清淡。
九、鹹:胃癌
攝取過多鹽分會加重腎臟負擔,導致高血壓,還可能增加胃癌風險,因為攝取高鹽容易傷害胃黏膜,而在黏膜受損修復時致癌物就有機可乘,細胞突變、癌變的機會也大幅提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鹽的攝入量應少於6克。平時烹煮時可多用天然香料取代鹽調味,減少醃製食品和加工食品的攝取,對健康更有幫助。
十、懶:各種癌
現代人因為忙碌,餐餐外食又沒有時間運動等,更特別偏愛快速方便的加工食品,這容易導致油、鹽、糖超標,烹飪方式也不理想。
此外,缺乏運動也會導致肥胖、代謝問題及免疫力下降,還會減緩新陳代謝,影響血糖和脂肪代謝,增加胰臟癌、肝癌等風險,眾多的醫學研究結果都顯示肥胖與多項癌症皆有關聯。
總而言之,雖然懶惰並不直接致癌 ,但會造就不健康的生活狀態,間接增加罹癌的風險,保持適度的運動習慣與飲食結構,是遠離癌症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