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痛苦值極高!」曝急診室慘況 急診醫提2建議:加薪也解決不了
  • A-
  • A
  • A+

記者張雅筑/台中報導【18:28發稿丨21:20 修改內文

全台許多醫院急診都傳出壅塞情形,台中童綜合醫院也不例外,幾乎天天都爆滿,甚至有不少患者在急診室等待床位。(資料照/記者張雅筑攝)

▲全台許多醫院急診都傳出壅塞情形,台中童綜合醫院也不例外,幾乎天天都爆滿,甚至有不少患者在急診室等待床位。(資料照/記者張雅筑攝)

「其實我們前線痛苦值是很高的!」擔任急診醫師17年的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針對近日急診室壅塞情況,一針見血的形容。他表示,其實急診壅塞每年都會遇到,但像今年這麼嚴重真的是頭一遭,因為醫療環境的不友善,加上「第一槍」護理人員出走潮,讓他們急診得承擔這「苦果」。魏智偉除了提出兩項建言外,更語重心長表示,每個醫護人員都在做救人、治病的工作,「請珍惜那些還願意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好好善待和尊重,否則熱血總有磨光那天。」

疫情解封後,全球出現了「護理荒」,台灣也不例外!台灣近來也出現很嚴重的護理師出走潮,甚至有醫院不得已關床,而這進而影響了急診室,導致今年的急診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壅塞情況,甚至還有人分享道:「去急診竟然要排隊,急診根本變成『慢診』了。」針對這樣的情形,《三立新聞網》採訪到擔任急診醫師17年的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他表示,其實每天他們都會有日常的短時間急診壅塞情形,像是早上長輩因發燒或突發狀況來看診、上下班時間車禍等,但今年不一樣的是出現了「待床問題」,簡單來說,我們急診醫護不單單要照顧新進來的患者,還要持續照看上不去住院,在等待病床的患者。

從事急診醫師長達17年的魏智偉主任表示,自己至今仍堅守崗位,是因為覺得這是份責任,加上每一條生命可以在自己和團隊的努力下被救回,那是很感動、神聖和有意義的事情。(資料照/受訪者提供)

▲從事急診醫師長達17年的魏智偉主任表示,自己至今仍堅守崗位,是因為覺得這是份責任,加上每一條生命可以在自己和團隊的努力下被救回,那是很感動、神聖和有意義的事情。(資料照/受訪者提供)

至於為什麼會有「待床問題」呢?魏智偉醫師一針見血表示,這其實就是大環境、醫療環境的不友善導致的,當然與護理人員出走潮也有直接關係,「醫護人員辛辛苦苦在做幫助人的工作,救治患者,說真的這是很神聖的,因為這關係著生命和健康,但很多人卻視為理所當然,面對醫護人員的態度絲毫不尊重,導致工作外還得面對患者、患者家屬的壓力甚至羞辱等。」因為護理師出走潮,為了患者的照護比和安全,所以醫院不得不關床,最後承擔苦果的就是急診,演變成一名護理師面對許多病人,可能是1對10幾個都有可能,「說真的,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痛苦值是非常高的。」

魏智偉醫師表示,自己曾親眼目睹他的夥伴,也就是一名護理師被患者催促和問同樣的問題好幾次,最後這名護理師忍不住回應道:「你再這樣,我就跟那些護理師一樣離職好了!」魏智偉說,其實在醫院工作要輪班要面對各種病患,如果能選擇,很多護理師當然寧可選擇去外面的診所,但就因為他們仍保有當初選擇這份職業的初心和責任感,所以願意繼續待在這崗位上,「以我來說的話,我會想繼續待在急診,我覺得這是我的責任,覺得努力把一條生命救回來是很有成就感和我應該的,但我也不是說離開的人就不負責任,我想強調的是,請大家善待和尊重並珍惜留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因為理想真的不能當飯吃,熱血也可能有被磨光的一天。」

魏智偉醫師語重心長呼籲政府和大眾,醫護工作真的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容易,希望民眾可以對辛苦照顧患者的護理人員給予應有的尊重,也盼政府可以改善醫療環境和衛教大眾,從源頭解決問題。(資料照/記者張雅筑攝、受訪者提供)

▼▲魏智偉醫師語重心長呼籲政府和大眾,醫護工作真的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容易,希望民眾可以對辛苦照顧患者的護理人員給予應有的尊重,也盼政府可以改善醫療環境和衛教大眾,從源頭解決問題。(資料照/記者張雅筑攝、受訪者提供)

魏智偉醫師語重心長呼籲政府和大眾,醫護工作真的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容易,希望民眾可以對辛苦照顧患者的護理人員給予應有的尊重,也盼政府可以改善醫療環境和衛教大眾,從源頭解決問題。(資料照/記者張雅筑攝、受訪者提供)

針對急診壅塞和現今的醫療問題,魏智偉醫師希望政府可以正視問題,從源頭根本解決,而不是只是單靠加薪,那並無法讓問題真正獲得解決,更不能讓台灣的醫療環境獲得改善和進步。魏智偉醫師語重心長表示,就他個人而言,希望政府能讓台灣的醫病關係和醫療環境更好,以及好好衛教社會大眾尊重醫護人員,此外,急診應是救治急重症患者的前線,若有患者出現住院在急診的情況,希望政府可以提供相對應的配套措施和津貼等,否則急診護理人員得面對急重症外,還得一對多的照護,但卻不能獲得相對的保障和收入等,其實是非常不公平的,期盼政府可以改善並重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