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蜂蜜被視為健康天然甜味劑,但食用還是要注意。(圖/pixabay)
蜂蜜被視為健康天然甜味劑,但食用還是要注意。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提到,蜂蜜富含抗氧化劑、抗炎物質,有助於減少體內的氧化損傷和炎症,還能改善脂肪酸氧化和胰島素敏感性,不過蜂蜜實質上仍是糖,並不適合所有人,糖尿病、胰島素阻抗、脂肪肝或痛風患者,盡量避免攝取,蜂蜜的高果糖含量可能加重病情。
李思賢在臉書粉專表示,蜂蜜常被視為健康天然甜味劑,主要成分是果糖(約50%)和葡萄糖(約40%),其餘則是水分及其他糖類(例如麥芽糖和蔗糖),與砂糖的組成非常相似,兩者對血糖的影響幾乎相同,都能迅速提高血糖的水平。
李思賢指出,蜂蜜雖然是糖,但對健康有益處,蜂蜜富含抗氧化劑、抗炎物質,幫助減少體內的氧化損傷及炎症。研究發現,連續6個月每天吃蜂蜜,體內的氧化壓力顯著降低,而且蜂蜜還具促進傷口癒合的能力,尤其在術後和燒傷的情況,此外,蜂蜜被發現能提升脂聯素(adiponectin),改善脂肪酸氧化和胰島素敏感性。
李思賢提醒,若患有糖尿病、胰島素阻抗或脂肪肝,蜂蜜的高果糖含量恐加重病情,因為果糖需由肝臟代謝,過量攝入會對肝臟造成負擔,可能導致脂肪肝和胰島素抵抗,糖尿病患者食用蜂蜜,也可能引起血糖波動。痛風患者也應避免吃蜂蜜,果糖可能增加尿酸水平,導致痛風發作,另外,嬰兒不適合食用蜂蜜,蜂蜜可能含肉毒桿菌孢子,嬰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可能引發嚴重的嬰兒肉毒中毒。
李思賢表示,蜂蜜雖然好處多,但健康族群攝取還是要適量,根據營養學建議,每天的蜂蜜攝取量應控制在20克以下,避免攝入過量的糖分,其相當於約1湯匙的量,可以作為早餐或飲料的甜味劑,但同時避免攝入其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