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許多中年人抱怨吃不多還是胖、老是疲倦,以為是身體老化所致。(示意圖/Pixabay)
很多中年人抱怨少吃還是胖、老是疲倦,以為是老化所致。但醫師黃軒表示,其實是代謝系統「當機」了。因為新陳代謝是身體燃燒熱量、製造能量的引擎。代謝症候群會造成粒線體異常與能量生產失調,讓人陷入「慢性疲勞」的惡性循環。他並強調,代謝異常正悄悄毀壞器官,進而導致三高。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表示,新陳代謝是身體燃燒熱量、製造能量的引擎。如果人常感疲憊,睡再久也提不起精神,可能代表細胞的能量工廠「粒線體」功能下降。「這會使人陷入慢性疲勞!」
他建議,有上述困擾的人可以進行血液檢查,包括肝腎功能與糖化血紅素、維生素B群、D、鐵等營養素,評估生活壓力與睡眠品質、規律運動與穩定作息等。
至於吃不多卻還是胖,他表示,這是基礎代謝率在下滑。很多人以為變胖就是吃太多,但更深層的原因可能是你每天消耗的「靜止能量」減少了。根據《Am J Clin Nutr》研究,基礎代謝率下降與年齡、肌肉量減少密切相關。
黃軒建議,有上述症狀的人可到醫療院所測量身體組成分析(肌肉量、體脂率),以了解靜止代謝率的數值,且要增加阻力訓練以以提高肌肉量與代謝。
此外,若常感覺手腳冰冷、掉髮、情緒低落,他表示,此時,甲狀腺可能正在「休眠」,當甲狀腺罷工時,人就像被按了暫停鍵。甲狀腺素過低會導致體溫下降、皮膚乾燥、頭髮變細、情緒鬱悶等。「這些都是身體代謝速度變慢的警訊!」
黃軒提醒,民眾若肥胖、感覺疲倦、腸胃不適、情緒低落,可能都是健康警訊!應善用健檢等工具,來提前改善,甚至逆轉代謝疾病。「透過飲食調整、增加肌肉量、良好作息與壓力管理,就有機會讓代謝恢復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