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陳佳鈴報導
▲荷蘭科學家發現,咖啡的健康與沖泡方式有著很大的關係,也羅列每種咖啡的健康評分。(示意圖/PIXABAY)
喝咖啡的好處不僅僅在於提神醒腦,咖啡具有維生素與礦物質,例如:多酚類物質、鉀、鎂、菸鹼素、葉酸等,適當攝取這些物質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不過一旦你泡咖啡的方法用錯,可能讓有利健康變成有害健康!研究指出,一杯咖啡中自然存在的致癌物質,比你一整年從食物中的農藥殘留攝取量還多,雖未有研究證實喝咖啡會導致癌症,但研究指出,目前風險最高的是「未經過濾的研磨咖啡」,所有咖啡的煮法健康評分表也出爐。
報導指出,荷蘭科學家近期發現,這類咖啡中含有名為「咖啡醇」(cafestol)和咖啡豆醇( kahweol )的脂肪類化學物質,會提升血中壞膽固醇的濃度。其他類型的咖啡雖然這些成分較少,但咖啡因含量可能較高,而過量攝取咖啡因也會帶來其他健康問題。不同沖泡方式的咖啡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同。目前認為最具風險的是未經過濾的研磨咖啡。
哪種方式沖泡咖啡最健康?報導中也「大體檢」目前所有沖泡咖啡的方式:
1.法式壓濾壺(Cafetiere)健康評分:★★
每杯咖啡因:約 100 毫克
壓濾壺的濾網無法過濾掉有害脂肪物質,使這種咖啡成為提升膽固醇風險最高的類型之一。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喝一公升(約四大杯)壓濾壺咖啡,還會使心臟病風險因子「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升高,在健康人身上,兩週內濃度上升約10%。
2.濾泡式咖啡(Filter)健康評分:★★★★(前提是使用紙濾網)
每杯咖啡因:約 100~150 毫克
使用細緻的紙濾網能有效吸收有害脂肪成分。即使高頻率飲用此類咖啡,研究也顯示不會對血中膽固醇造成負面影響。但此類咖啡通常咖啡因含量最高,若你對咖啡因較敏感,可能需考慮其他類型。
3.濃縮咖啡(Espresso)健康評分:★★★
每杯(單份)咖啡因:約 80 毫克
以高壓熱水快速萃取,含有少量 cafestol 和 kahweol,對心血管影響不大。單份濃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低於濾泡式咖啡,但若常喝雙份或三份濃縮,仍可能過量。
4.即溶咖啡(Instant)健康評分:★★★★★
每杯咖啡因:約 65 毫克
製作方式為先煮再冷凍乾燥,不含研磨咖啡中的有害脂肪物質,對心臟無風險。咖啡因含量也較低,與同樣濃度的濾泡式咖啡相比約為一半。
5.虹吸壺咖啡(Percolated)健康評分:★
每杯咖啡因:約 80~100 毫克
利用蒸汽壓力反覆將熱水沖入咖啡粉,使油脂萃取量非常高,可能對心臟不利。
6.土耳其咖啡(Turkish)健康評分:★
每杯咖啡因:最高可達 160 毫克
這種煮沸方式的咖啡非常濃烈,完全不過濾,是cafestol 和 kahweol 含量最高的類型之一。研究指出,若每天飲用四至六杯,平均膽固醇上升約10%,心臟病風險可能因此提高20%。
7.卡布奇諾(Cappuccino)健康評分:★★★
每杯咖啡因:約 80 毫克
由一半濃縮咖啡加上奶泡組成。若使用低脂牛奶,每杯僅約15卡路里;但若加上鮮奶油與巧克力粉,熱量就會上升。
有人會好奇,無咖啡因咖啡比較健康嗎?大量研究顯示,中等量攝取咖啡因(如每天兩到三杯濾泡式咖啡)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但問題在於,大多數愛喝咖啡的人往往喝得比這還多。每日四杯以上可能導致易怒、肌肉顫抖與失眠。此外,若突然停喝,還會出現戒斷症狀,如頭痛、疲倦、情緒低落與注意力不集中。
每杯無咖啡因咖啡僅含約 1~2 毫克咖啡因,因此即使只是用它替代一天一兩杯普通咖啡,也有很大差異。其最大優點是:不會像含咖啡因的咖啡那樣,抑制人體對維生素與礦物質(如鐵與鈣)的吸收。已有證據指出,餐時搭配普通咖啡,可能干擾鐵與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