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罹晚期乳癌 淚喊「我還能工作嗎?」新藥助攻年省百萬!她重返日常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醫師指出,台灣健保藥物的逐步給付,乳癌治療朝向以病人為中心方向邁進。(圖/翻攝自PIXABAY)

▲醫師指出,台灣健保藥物的逐步給付,乳癌治療朝向以病人為中心方向邁進。(圖/翻攝自PIXABAY)

30多歲的上班族Wendy(化名)被醫師宣判罹患荷爾蒙陽性乳癌,但接受標準荷爾蒙治療效果仍有限;後續經歷了化療,期間身常感不適,她雖勇敢接受治療,但也淚喊「我還能工作嗎?」也希望能有其他兼顧療效與生品質的方式。經病理報告確認Wendy屬HER2弱陽性,醫師評估後,安排她接受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目前不但病情穩定控制,還能重回工作崗位並照顧家庭、找回生活節奏。

今年2月1日起,健保署正式納入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給付,適用於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及ER、PR陰性且HER2弱陽性乳癌的病友,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估計每年可為乳癌病友省下百萬元藥費。

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玟伶透過新聞稿表示,現在是與癌共存的時代,面對乳癌不再只有硬撐與害怕,即使是第4期乳癌,5年存活率也有約4成。許多乳癌病友走進診間,最關心的除了數據報告,還有「能不能繼續每天接送小孩?」、「我只想正常上下班」 等考量。

面對站在多條治療分岔路口而猶豫不決的病友,北榮癌症防治科主任趙大中表示,藥物副作用太強,病人連日常都難以應對,往往會懷疑治療的價值與意義,現今治療趨勢更重視個人化調整,控制病情同時有生活品質。

他說,以往HER2標靶藥物只對HER2陽性病人有效,新藥在臨床證實即便癌細胞僅表現少量的HER2,也可能對治療有反應,科學界進而發展出「HER2弱陽性」乳癌的新分類。以往部分病人會被歸類為荷爾蒙陽性或三陰性乳癌,最新研究發現,超過半數是屬於HER2弱陽性。

「我們要讓病人知道,晚期乳癌病友也有選擇權。」趙大中指出,從新一代ADC藥物的問世,到HER2弱陽性亞型的新分類,以及台灣健保藥物的逐步給付,乳癌治療正朝向以病人為中心的方向邁進。不過他也提醒,常見副作用為疲倦與血球下降等,而噁心、嘔吐的副作用可以使用很好的止吐藥物來有效減少發生的機會,另外也要注意少見的間質性肺炎此種副作用,建議病友接受治療時需依照醫囑用藥,如有不適請立即詢問醫療團隊。

郭玟伶提醒,許多病人往往過度關注「該吃什麼」,但僅靠營養均衡是不夠的,最大的風險之一是活動量不足,她鼓勵鼓勵病友在醫療團隊建議下,將適度運動納入日常生活,作為提升治療耐受度與生活品質重要的一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