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營養師薛曉晶表示,民眾自製蔬果汁時,應避開高風險蔬果,例如菠菜、芹菜等。(示意圖/Pixabay)
許多人傾向自製蔬果汁,認為自己買的菜洗乾淨就無農藥。營養師薛曉晶表示,未必如此。因為蔬果汁的「濃縮效應」會放大農藥風險,因此應使用紅蘿蔔、番茄、彩椒、芭樂、去皮的鳳梨等蔬果,避開高風險蔬果(例如菠菜、草莓、芥菜、芹菜),「且葉菜建議先汆燙處理或熟食,不建議未洗淨就打成汁。」
營養師薛曉晶在其臉書表示,許多人認為,自己買的菜洗乾淨後自製蔬果汁,就沒有農藥,但事實上,這是錯誤的。因為蔬果汁的「濃縮效應」會放大農藥風險。
草莓、芥菜、菠菜、芹菜農藥殘留多 一杯就喝下濃縮農藥!
她說明,一杯果汁可能混合3~5種蔬果,若這些食材為高農藥殘留蔬果(如草莓、芥菜、菠菜、芹菜),榨汁會把微量農藥一起「濃縮入口」。
薛曉晶表示,根據《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在2014年發表的統整性回顧,一篇整理了343篇的研究指出,有機作物中酚類、花青素與抗氧化濃度平均比慣行作物(即透過農藥來殺蟲、防蟲與抗菌的作物)高出20~50%,且農藥殘留機率低於25%。「這顯示,若想從果汁攝取高濃度的植化素與抗氧化物,原料的種植方式不可忽視。」
她提供自製健康蔬果汁的原則,應選對來源,避開高風險蔬果。
◆推薦食材:紅蘿蔔、番茄、彩椒、芭樂、去皮的鳳梨
◆高風險蔬果:菠菜、草莓、芥菜、芹菜(建議避免打汁)
此外,葉菜建議先汆燙處理或熟食,不建議未洗淨直接打汁。
薛曉晶強調,蔬果汁可以是蔬果攝取的延伸,但不能取代真正的膳食纖維與多樣蔬菜攝取。民眾若記得「選對來源、保留纖維、避免濃縮農藥」,蔬果汁就能成為健康的幫手,而非隱藏風險的甜蜜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