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程正邦報導
▲台灣人愛吃的鹹酥雞,竟是生育率的隱性殺手。(資料照)
健康飲食與男性生育力之間的關係再度成為全球關注焦點。根據《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年會》(ESHRE)最新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查瓦羅(Jorge Chavarro)主導,調查近3,000位丹麥年輕男性的飲食習慣與精子品質,結果顯示:經常攝取油炸與加工食物的男性,其精蟲數量與活力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導致永久性不孕。
這項研究針對2,935名18至20歲丹麥男性進行飲食型態分析與精液品質檢測,研究發現,那些常吃熱狗、培根、雞塊、薯條、精製澱粉與含糖飲料的受試者,其平均精子數量僅剩約2,600萬隻,不僅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建議的健康標準(每次射精應含至少3,500萬隻精子),且精子的活動力與形態也大幅退化。
▲研究指出,常吃油炸食物導致男性精蟲數量大減。(資料照)
相較之下,偏好蔬果、全穀、魚類等富含抗氧化營養素的「地中海飲食」與「植物性飲食」族群,其精子數量與活動力均明顯高於其他飲食組別。查瓦羅教授指出:「精子品質可視為男性整體健康的指標,飲食對生殖能力有實質影響,絕非只是間接關聯。」
在台灣,營養醫學專家洪泰雄也於個人臉書引用此研究警示國人,過多攝取油炸與加工食物不僅會導致肥胖、代謝症候群,更可能令精蟲「喪失進攻能力」,甚至引發無精症。他指出:「現在不只不孕問題普遍,連年輕男性的精液樣本都有嚴重退化現象,若不正視飲食問題,人類可能真的會走向『絕種』。」
▲加工食品如熱狗、培根也會殺精。(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此外,根據一位資深消化道外科醫師臨床觀察,執業40餘年來曾執刀超過2,000例手術,包括癌症手術。他發現罹患腸胃與代謝疾病的患者普遍有「高油、高鹽、少蔬果」的飲食模式,這與上述研究中影響精子品質的飲食風格幾乎一致。
該醫師進一步指出:「不論是腸胃、肝臟或生殖系統,長期高油脂、高糖分、缺乏蔬菜纖維的飲食,終將導致多重器官機能衰退,從慢性發炎到荷爾蒙失調,都與不孕密切相關。」
▲高油、高鹽、少蔬果,不但會導致肥胖不孕,罹癌風險也大幅增加。(資料照)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10年代初便指出,全球男性精子品質在過去30年間大幅下降,平均下降幅度超過50%。多篇國際期刊研究亦指出,除了環境荷爾蒙、空氣污染、壓力外,不良飲食習慣是關鍵因素之一。
美國《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在2020年一篇綜合回顧研究中更發現,男性肥胖與攝取過多飽和脂肪,會降低睪固酮水平,進而抑制精子生成。
面對精子品質全面惡化的趨勢,洪泰雄呼籲年輕男性應從根本做起,徹底改善飲食習慣。他建議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全穀雜糧、深海魚類與含鋅、硒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南瓜籽、牡蠣與豆類,同時戒除加工肉品與含糖飲料,以提升整體生育力與睪固酮分泌。
他語重心長地說:「別讓一張嘴,毀了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