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沒症狀!男性最怕的癌症 5類人是高危族群「40歲後別輕忽」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攝護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常與攝護腺肥大混淆,易被忽略。年紀大、有家族史、愛吃油膩或長期抽菸者風險更高。(圖/PIXABAY)

▲攝護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常與攝護腺肥大混淆,易被忽略。年紀大、有家族史、愛吃油膩或長期抽菸者風險更高。(圖/PIXABAY)

攝護腺癌是男性常見的癌症,而且年紀越大,罹患機率越高,更恐怖的是,早期幾乎沒症狀,或與攝護腺肥大類似,例如尿急、尿不乾淨、夜尿等,因此容易被忽略。另外,年紀大、家族史、愛吃油膩食物、長期抽菸的人,罹癌機率都比較高,需特別注意。

長安醫院在臉書粉專指出,男人最怕的癌症「攝護腺癌」,隨著年齡增加,風險也越來越高,40歲後就有可能發生。根據統計顯示,台灣每年有超過4000人被診斷為攝護腺癌,已經是「十大癌症死因」中的第三名,年紀越大,罹患機率越高,不可不防。

長安醫院表示,攝護腺癌在早期常常沒有症狀,有些人是健康檢查發現PSA值異常,才知道自己得病,而且就算有症狀,可能與攝護腺肥大相似,例如尿急、尿不乾淨、滴滴答答、夜尿、血尿等,有些人甚至是出現骨頭痛、神經壓迫,才驚覺癌細胞已經擴散。

另外,年紀大、家族成員得過攝護腺癌、愛吃油膩食物、長期抽菸,或有基因突變(例如BRCA2)的人,罹癌機率比較高。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或每2年定期做篩檢,最基本的就是抽血驗PSA,加上肛門指診,目前還有​更準的檢查,例如「攝護腺健康指數(PHI)」跟「磁振造影(mpMRI)」,幫助減少不必要的切片檢查。

長安醫院指出,雖然無法百分百預防,但可從日常生活降低風險,包括「多吃蔬菜水果、番茄(茄紅素);少吃紅肉、油炸食物;​維持體重、規律運動;​不抽菸、少喝酒;高風險族群要定期篩檢」。若罹患攝護腺癌也別過於害怕,早期發現,治療選擇多,成功率也高。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