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亞洲第一,且有年輕化趨勢。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指出,飲食不均、久坐、肥胖與缺乏健康意識等是主要原因。(圖/PIXABAY)
台灣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以大腸癌人數最多。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提到,台灣人大腸癌罹患率位居亞洲第一、全球第六,而且有年輕化趨勢,問題出在飲食與生活習慣,包括膳食纖維不足、愛吃高油高糖的食物、久坐不動、缺乏健康意識及肥胖問題。
李思賢在YouTube頻道指出,台灣人大腸癌罹患率位居亞洲第一,主要受飲食與生活習慣影響。飲食方面「缺乏膳食纖維」,蔬菜量攝取不足,而「飲食習慣」則是愛吃高油、高糖的食物,例如手搖飲、炸物,還有「生活習慣」,上班族經常久坐少動,導致腸胃蠕動變差。
再來是「缺乏健康意識」,許多人在50歲後,才意識到健康問題,忽略早期做健檢的重要性,最後是「肥胖」,肥胖患者是高風險族群之一,BMI超過29的人,風險會增加45%。
李思賢指出,若想預防大腸癌,可以遵循以下5點,首先是「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糙米、紅藜、深綠色蔬菜,還有「減少加工肉類攝取量」,例如火腿、培根,並養成「至少30分鐘的運動習慣」,或多利用步行、騎單車的交通方式,「作息應規律」並避免熬夜,嘗試各種能舒緩壓力的活動,還要「定期健康檢查」,隨時關注自身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