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病復發「僅剩半年壽命」!健保擴大給付藥物 最多省400萬
  • A-
  • A
  • A+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健保今年8月1日擴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第3線給付,最多有望省下350萬元至400萬元不等的藥費。(圖/記者蔣季容攝影)
健保今年8月1日擴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第3線給付,最多有望省下350萬元至400萬元不等的藥費。(圖/記者蔣季容攝影)

「瀰漫性大B淋巴瘤」為國人最常罹患的淋巴瘤,雖有機會治癒,但因其惡性度高與侵襲速度快,一旦復發患者可能僅剩半年壽命,治療刻不容緩。健保今年8月1日擴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第3線給付,推估第5年時每年將有約200名病友可受惠,最多有望省下350萬元至400萬元不等的藥費。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今(19)日表示,淋巴瘤可分為何杰金氏與非何杰金氏兩大類,依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當年度淋巴瘤新案例共有3433例,其中9成以上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最常見的類型,在台灣約佔5成以上,雖較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但任何年紀都可能罹病;因惡性度高、侵襲快速,且可能侵犯全身器官,因此治療應越快越好。

葉士芃說明,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目前第一線標準治療為「R-CHOP」組合,接受第一線治療組合後,有約6成患者可達到完全緩解並治癒,2至3成一開始完全緩解,但仍會復發,1成患者無法達到完全緩解,此時第2線救援治療要面臨更強的化療或是骨髓移植,但有50%患者因年紀較長或身體狀況差無法接受移植。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黃泰中指出,針對曾接受過兩線以上治療的復發性或難治性患者,在接受「雙特異性抗體」治療後,有超過一半者出現緩解,其中更有超過4成於平均42天時即達成完全緩解;且由長期追蹤數據來看,達成完全緩解者,可維持無復發的狀態達近30個月、也就是超過兩年半的時間,相較於過往可能撐不到半年的瓶頸,雙特異性抗體的出現,對預後確實帶來很大幫助。

黃泰中說明,「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為癌症治療領域備受矚目之突破性新藥,依2025年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最新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治療指引所載,這次獲得給付之雙特異性抗體,被列為第3線偏好選擇之推薦藥品,也顯現台灣健保在亞太地區非常領先。

葉士芃強調,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是有可能治癒的癌症,面對治療策略越來越多元與多樣,治療成績也持續進步,鼓勵病友即使復發也不要放棄希望,主動跟主治醫師討論治療選擇,積極配合醫囑,都有機會長期穩定病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