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神菜」揭密!天天這樣吃最有效 大腸癌風險驚人下降17%
  • A-
  • A
  • A+

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花椰菜被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具有抗癌、抗發炎的功效。(示意圖)
花椰菜被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具有抗癌、抗發炎的功效。(示意圖)

台灣大腸癌患者逐年攀升,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1萬7千多名新病例。面對這場「國病」危機,除了定期篩檢,日常飲食更是重要的防線。近日,一項涵蓋全球近64萬人的大型研究揭示,一種隨處可見的家常蔬菜,竟是抗擊大腸癌的得力助手,每天只要攝取約20克,就能有效降低罹癌風險。

十字花科蔬菜成「防癌先鋒」 大規模研究證實驚人功效

這項由中國研究團隊主導,並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BMC胃腸病學》(BMC Gastroenterology)上的研究,分析了17項文獻、總計63萬9539名參與者的數據。在長期的追蹤中,其中有9萬7595人被診斷出大腸癌。研究人員比對他們的飲食習慣與健康狀況後,發現了一個驚人的關聯:攝取十字花科蔬菜的量,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呈現顯著的負相關。

最新研究指出,每天攝取20公克花椰菜抗癌效果最好,超過40公克,功效趨緩。(圖/pixabay)
最新研究指出,每天攝取20公克花椰菜抗癌效果最好,超過40公克,功效趨緩。(圖/pixabay)

研究結果指出,與攝取量最少的族群相比,每天攝取最多十字花科蔬菜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整整降低了17%。更令人振奮的是,研究進一步量化,即使每天只攝取約20公克的十字花科蔬菜,就能帶來「顯著」的防護效果。不過,當攝取量達到每天約40公克後,風險下降的趨勢便趨於平穩,這也意味著適量攝取即可達到良好的預防效果。

這項研究被福斯新聞(Fox News)等多家國際媒體報導,強調了日常飲食習慣對預防大腸癌的重要性。

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跟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有關。醫生提醒,發現大腸瘤務必及早治療。(圖/彰基提供)
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跟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有關。醫生提醒,發現大腸瘤務必及早治療。(圖/彰基提供)

關鍵抗癌成分:硫代葡萄糖苷與異硫氰酸酯

究竟十字花科蔬菜為何具有如此強大的防癌能力?研究團隊解釋,關鍵在於其中含有一種名為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s)的特殊天然化合物。當十字花科蔬菜被切開、咀嚼或烹煮時,這種化合物會被分解成異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s),這是一種強效的生物活性物質。

1.  排毒:促進體內毒素排出,減少致癌物質對細胞的損害。

2.  殺死受損細胞:幫助清除體內不健康的細胞,防止其惡性增長。

3.  減緩或阻止癌細胞生長:抑制癌細胞的繁殖與擴散。

網紅超哥(右)2024年底健康檢查時,發現罹患大腸癌0期,所幸火速安排手術,後續不需化療,目前身體已無大礙。(圖/超哥臉書)
網紅超哥(右)2024年底健康檢查時,發現罹患大腸癌0期,所幸火速安排手術,後續不需化療,目前身體已無大礙。(圖/超哥臉書)

多吃綠花椰菜、高麗菜!從飲食習慣預防大腸癌

研究人員強調,飲食是預防大腸癌一個可「改變」的風險因素。現代人愛吃超加工食品,可能增加罹癌風險,而選擇健康的飲食習慣,特別是多攝取十字花科蔬菜,如綠花椰菜、白花椰菜、羽衣甘藍、高麗菜和抱子甘藍等,是降低罹病風險的有效途徑。不用昂貴的保健品,只需在日常餐盤中多添一份綠色蔬菜,就能為自己的健康築起一道堅實的防護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