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腳恐釀「3症狀」!不只脊椎歪了 醫示警:暫時性麻痺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翹腳雖舒服,但長期下來會傷脊椎、腿麻、水腫、靜脈曲張。(圖/三立資料照)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翹腳雖舒服,但長期下來會傷脊椎、腿麻、水腫、靜脈曲張。(圖/三立資料照)

不少人有翹腳的習慣,雖然很舒服,卻會危害健康。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長期翹腳恐導致脊椎歪斜,還有腿麻、水腫、靜脈曲張,而且腳翹太久,神經也會被壓麻。對此分享「4招健康坐姿」,幫助脊椎保持平衡,同時放鬆腿部。

黃軒在臉書粉專提到,許多人認為翹腳只是「姿勢習慣」,但其實是身體在偷懶,當感覺腰痠、背緊、坐太久時,大腦會幫忙找出最舒服的姿勢,卻會危害健康。例如翹腳時骨盆歪一邊,「脊椎也會跟著歪斜」,長期下來,導致腰痠、肩膀高低不一,另外研究發現,長期翹腳者骨盆旋轉的角度,明顯比沒翹腳的人高出許多。

除了脊椎歪斜,「腿麻、水腫、靜脈曲張」也都可能找上門,翹腳時大腿下方的靜脈被壓住,導致血流過不去,小腿就會出現悶、腫,嚴重還會造成靜脈曲張。研究提醒,只要連續翹腳超過10分鐘,下肢靜脈壓力就會上升,導致腿部腫脹。最後「翹太久,神經也會被壓麻」,神經長期受壓,可能導致暫時性麻痺,甚至坐骨神經痛。

黃軒提醒,上班族健康坐姿應為「兩腳平放地面,腳掌完全著地;臀部坐滿椅面,腰部可墊個小靠墊;螢幕調高一點,別讓脖子往前伸;每30分鐘站起來伸懶腰,喝口水、走兩步」,幫助脊椎保持平衡、放鬆腿部,翹腳不會讓人立刻生病,而是「慢慢歪掉」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