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愛喝酒的人,容易成為蚊子的目標。國外一項大型蚊子行為實驗發現,12小時內喝過啤酒或紅酒、48小時內吸大麻、前一晚曾與人同床、皮膚鏈球菌較高的人,容易引來蚊子叮咬,另外,塗抹防曬乳具有防蚊作用,血型則沒有任何影響。
食品專家楊世煒在臉書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指出,荷蘭拉德堡德大學(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科學家趁羅蘭德音樂節搭起臨時實驗室,徵求465名志願者參與實驗,其為迄今規模最大的蚊子行為實驗,檢測他們的睡眠、飲酒、衛生習慣與皮膚微生物。
接著,讓參與者的手臂靠近裝有雌性斯氏瘧蚊(Anopheles stephensi)的籠子,利用錄影和演算法分析,量化蚊子降落在參與者手臂上的頻率,從而得出蚊子的「誘引性分數」。研究已發表於國際論文投稿平台bioRxiv,題為《血、汗與啤酒:音樂節中的蚊子叮咬偏好研究》。
研究發現,引誘分數較高者(容易吸引蚊子)的特性為「12小時內有喝啤酒或紅酒、48小時內有吸大麻、前一晚曾與人同床、皮膚鏈球菌較高者」,顯示蚊子似乎偏愛享樂主義者,若是剛洗完澡、塗抹防曬乳、皮膚菌相較多樣的人,比較不容易吸引蚊子叮咬。
另外,傳統認為噴香水能驅蚊,或飲食和血型會影響蚊子叮咬,但在該實驗中並未發現關聯性。研究團隊推測,喝酒會吸引蚊子,可能與喝酒後體內的代謝產物,或酒後的氣味、體溫變化有關,但和血液酒精濃度沒有關係。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莫逞一時樂,遺害百年身!
拒絕毒品 珍惜生命
健康無價 不容毒噬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