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蘿蔔營養密度極高,歐美人常生食,亞洲人則習慣熟食。醫師張適恆表示,紅蘿蔔富含抗癌的植化素,包括木犀草素、鐮葉芹醇、類胡蘿蔔素等,在紅蘿蔔皮上含量相當高,因此,民眾可將整根紅蘿蔔洗淨後,先不切塊,連皮煮熟,之後可再加入食用油,健康效益最高。
中央氣象署針對部分地區發布36度以上高溫警報,提醒民眾注意高溫熱傷害風險,由於天氣炎熱且濕度高,人體若水分攝取不足,容易導致體感溫度上升,增加「熱傷害」機率。國健署長吳昭軍提出「涼、補、心」三字訣,協助大家有效預防熱傷害。(記者:簡浩正)
當太陽行至黃經60度,24節氣中的「小滿」便悄然到來。今年小滿落在國曆5月21日,正值春夏交接之際。此時節雖非最熱,卻已可感受到萬物繁茂、草木蔥蘢,準備迎接一場生機盎然的盛夏。
一名60多歲女子是退休老師,每天早餐喝一大杯自製的五穀粉,即使無糖,但過去半年她體重增加2公斤,尤其是腹部變大、血糖飆升,已接近糖尿病前期。他表示,這是因為優質的穀物磨成粉狀後,會使其澱粉容易轉換成葡萄糖,成了「糖水」,讓人變胖、血糖飆升、內臟脂肪增加,甚至可能導致糖尿病等代謝疾病。
今年2025年的小滿在5月21日凌晨交節氣,二十四節氣裡有小寒就有大寒、有小暑就有大暑、有小雪也有大雪,偏偏有小滿就是沒有大滿,因為古人的智慧很清楚,民俗專家柯柏成說小滿是最好的狀況,只要大滿就有災禍要來,小滿就很足夠了,這天想要開運,只要早晚做一件事,就可以迎來好運,切忌不要太貪心,災禍就會跟著來。
許多人吃水果時,通常會去除果皮,但小心削掉最營養的部位。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蘋果皮、葡萄籽、柑橘皮、櫻桃梗」常被視為廚餘,其實它們富含天然植化素「酚酸(phenolic acids)」,有助於穩定血糖、降血壓、抗發炎、減少脂肪堆積。
椰子油曾被譽為「天然保健神油」,主打抗菌、提升代謝、幫助減重等功效,在生酮飲食與自然養生風潮中相當流行。然而,許多營養專家與醫學權威卻對椰子油的健康效益持保留態度,甚至發出嚴正警告。
春季氣溫忽冷忽熱、濕度變化劇烈,正是頭皮問題的高發期,有些人早上起床一梳頭,肩膀就落滿細小白屑,不僅影響儀容,也常讓人尷尬難受。其實,「頭皮屑」不只是洗髮不乾淨,而是頭皮正在釋放的健康訊號,若長期出現屑屑困擾,除了使用適合自己的洗髮產品,更應從日常生活與清潔習慣調整做起,才是有效改善之道。
每年到了農曆四月,天氣慢慢變熱,是因為剛好迎來一年中「第一個夏季節氣」立夏!今年立夏落在國曆5月5日,別以為它只是變熱的分隔線,在傳統習俗裡,這天其實藏著很多補運、調氣、顧身體的智慧,陽氣正旺,能量正盛,跟著古人這樣做,整個夏天都會旺起來。
明日(5日)就是節氣「立夏」,代表告別春季,宣告夏季即將開始。古人認為立夏後氣溫會明顯升高,緊接著酷暑將至,伴隨著梅雨季一起到來,農作物也將進入繁衍、旺盛生長的重要時節。命理專家小孟老師提醒,立夏除了遵循傳統習俗,還要小心別犯「4大禁忌」,以免衰運纏身。
週一(5月5日)就是傳統24節氣中的「立夏」,象徵著春季的結束和夏季的開始。中醫認為「立夏養好心,無病一身輕」,此時正是保養心氣最重要的一個時節,來防止心火過旺導致健康問題;而要小心的是,「心悸、失眠、疲倦」等都是立夏常見症狀。(記者:簡浩正)
是否感受到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因為5日就是24節氣的「立夏」了。命理專家表示,「立夏」後氣溫漸熱,屬於肝氣漸弱、心氣漸強,心臟的工作強度日漸增大,建議飲食上應以偏酸為原則,補腎來助肝,強化胃腸功能。(記者:簡浩正)